第180部分(3 / 4)

…”秦誼祿略微思索片刻,謹慎地回答趙興。

趙興聽完秦誼祿的報告之後,皺了皺眉頭,感覺辛辛苦苦積累多年的儲備,一場大戰便耗費了大半,如今倒讓他有些畏手畏腳的。

“鎮北軍團走的是精兵強軍的路線,如果沒有充分可靠的後勤保障,將會直接影響到戰力發揮。如今幷州經過一場大戰之後,也是傷痕累累,不宜再進行多路大戰。我的意思是,將攘外和安內的事情同時鋪開,北方的鮮卑餘部,必須要趁現在的有利時機進行清除;佔據彈汗山的步根度,姑且先讓他逍遙快活一段時間;至於幽州劉岱,一俟晉王正式受封,便要儘快拉攏過來,這樣可以儘快盤活幷州的各類閒置資源。”

“如今大戰初平,正是民心思穩之際,確實不宜四處用兵。不如靜待其他各州相互攻伐起來之後,我們再順勢而為。當然,在幷州北方用兵因為不涉及漢人,而且與南方各州相距甚遠,就算打翻了天,也不會引起各方勢力的注意。”一向喜歡求穩的陳宮,繼續堅持自己先搞好內部發展,再興兵討伐其他州郡的意見。

第126卷 第1006節:數萬英靈眠太行 (12)

趙興聽完陳宮的意見之後,表示贊成地點點頭,然後平心靜氣地說道:“公臺先生之意,吾已明瞭。以如今幷州之形勢,確實不宜狂飆突進,還是安心發展內政,繼續積蓄力量為上。在情況允許,花費代價較小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擴充套件,比如向北一直打到北海,向東北拉攏劉岱,向西北蠶食北地郡,最終與馬騰接壤。”

經過眾人的仔細分析和討論,趙興最終定下了攘外安內同步進行的大方向,接著又商議了晉王受封等事項,對將要出兵的幾路兵馬進行部署和調動,直忙到了後半夜才算結束。

如今幷州大勢已成,是採取疾風暴雨式的侵略擴張,還是採取穩打穩紮的逐步推進,皆由趙興最終做出決定。所幸趙興當皇帝的念頭不是那麼急切,最終選取了一條比較折中的道路,準備水到渠成地登上權力的巔峰。

第四零二章有種你去滅趙興

有漢以來,除了漢高祖劉邦封過七個異姓王之外,一直到東漢末年,也就曹操挾天子自封了魏王。

劉邦當時跟項羽爭天下,為了籠絡人心,分別封了楚王韓信、趙王張敖、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人。但是在劉邦和呂后手裡,這受封王位的七個異性,有六人最終或是造反身死、或是遠遁大漠、或是放逐邊遠、或是被貶成列侯,僅剩下長沙王吳芮因為地少力弱,忠於漢朝中央而得以倖免。自此,非劉姓不王。有句話說“萬里覓封侯”,將軍們最大的夢想也就是封個萬戶侯。

漢景帝時,劉邦在位分封的七個同姓王聯合起來造反,結果被一一剿滅,從此中央的地盤越來越大,受封為王的皇子皇孫們地盤越來越小。到了漢末,很多諸侯國,比如什麼樂安國、東平國、河間國、中山國等等,封地面積不過一郡之地,有的甚至還沒有一個郡。就算如此,在這個王國之內,劉姓王們也不是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因為這些國內還設有相(相當太守),負責監視著王們的一舉一動。

囉嗦了這麼許多,想要說的是,趙興準備擁立的晉王劉鎔,地盤實在有點過廣(一個幷州外加北方無邊的大草原),人口實在有點過多(竟然有三百萬之眾),實力實在有點過強(擁有十八萬曾打退了六十五萬聯軍的精兵強將),權力實在有點過大(除了明面上還承認皇帝是漢朝的最高統治者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自己說了算)。

鑑於上述的“四個有點過”,所以洛陽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和文臣武將們幾乎吵翻了天,爭論了很長時間都沒有一個結果。

第126卷 第1007節:數萬英靈眠太行 (13)

已經班師回朝的盧植託病不朝,整日躲在太尉府中不知道在琢磨什麼。盧植藏在府中,其實是不想表明自己的態度。他率領如此眾多的聯軍前去攻打趙興,最後卻是一個無果而終的局面。但他也十分清楚這個仗不能繼續打下去,否則滅了一個趙興,很有可能多出好幾個曹興、袁興、董興來。而且,就算打下去,未必就能真的滅了趙興。

雖然他沒有違抗皇帝的命令,十分乾脆利索地撤兵了,但不代表他預設了趙興的崛起和謀逆,所以他發自內心地不願意讓朝廷封三皇子劉鎔為晉王。趙興願意擁立晉王的做法,不過是“趙國昌之心,路人皆知”。只要有點政治眼光的人,誰都能看出來趙興不過是豎起來一塊擋箭牌,讓個小孩子劉鎔做傀儡,今後便於他更加肆無忌憚地在幷州“作威作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