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後世聞名天下的港口城市福建泉州,一南一北差了幾千里路,壓根不是一回事情,大家千萬不要搞混淆了。
趙興之所以將造船廠的地址選擇在漁陽泉州附近,因為此處便利的地理位置。泉州位於沾水下游,距離沾水入海口不到三十里路程,是非常理想的建造船塢的地點。
因為沾水的上游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可以為造船提供必需的大型木料,而且因為沾水上游天氣寒冷,生長的木材質地都很堅密,很適合作為大型船隻的龍骨和桅杆使用。到時候組織一支伐木隊,在沾水上游砍伐一些適合的木材,然後順著沾水放下來,在泉州再被人撈起來,可以節省許多的人力。造船廠造好的船隻,可以順著沾水進入渤海灣試航,來回十分的便捷。
第149卷 第1192節:有錢才能當老大 (34)
還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原因是,水師從泉州出發,可以向東直達遼東公孫度佔據的遼東郡平郭城,向南可以抵達青州的東萊郡。如過貼著海岸線航行摸到漳水的入海口,則可以逆流而上抵達渤海郡的南皮城。
以趙興來自於後世的軍事眼光,他怎麼會看不到泉州這麼有利的一處戰略要地呢?所以泉州作為他親自指導的第一座水師城,今後許多年都將成為燒錢的地方,被趙興時刻所關注。
來到這個時空之後,趙興這些年翻閱了許多文獻史料,對於漢代時期的航海和造船業水平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從趙興掌握的情況來看,與同時期世界上其他的文明相比,漢代的造船業已經非常發達。當時已能根據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造成各種型別的船,有客船、貨船、戰船等。客船中又有官船、民船;民船中又有舸、艑、艇、扁舟、輕舟、舲舟、舫舟等。而戰船有很多則是從民用船隻發展而來的。
漢武帝時期,曾極力開闢海上交通,致力於海上各國往來。在漢武帝的努力下,漢朝先後開闢了三條重要的海上航線。第一條航線北起遼寧丹東,南至廣西白侖河口,此為南北沿海航線。第二條航線從山東沿岸經黃海通向朝鮮和日本,這正是趙興即將動手再次實現的一件事情。第三條航線則被後世稱為海上絲綢之路,即徐聞、合浦航線。(注1)
既然漢代的航海已經如此發達,戰船的製造工藝和技術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趙興雖然出身陸軍特種兵,但他也是陸海空三棲作戰的精英,對於海洋和艦船有一定的瞭解,他知道無論任何時代,戰船比民船的製造要求都要高出許多。戰船無論在結構上、還是效能上,都要明顯優於民船。首先戰船要堅固,能夠防禦敵人的進攻;其次要有攻擊性,必須配備能進攻的武器,還要求速度,更要靈活,進退自如。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紀,戰船的製造水平仍然代表著一個國家制造工業水平的高低。
漢代的戰船已經發展了很多種類,如戈船、橋船、鬥艦、艨艟(念蒙衝)、樓船等。三國赤壁之戰時,曹操與孫權在長江上擺下了幾十萬軍隊,動用了數萬艘大小戰船,想一想都讓人覺得感慨萬分。
漢代樓船是中國漢代樓船軍的主要戰船,也是中國早期出現的戰船之一,它的主要特徵是具有多層上層建築。樓船是水軍的代稱,也是對戰船的通稱,如把水兵稱為樓船卒、樓船士,水軍將校稱為樓船將軍、樓船校尉等。船上能起高樓,所以叫樓船。樓船秦時已有,漢代時,其規模、形制均較秦時大得多,它的大量出現是漢代造船業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第150卷 第1193節:有錢才能當老大 (35)
漢代樓船甲板上佈置多層上層建築,甲板下設定有艙室,供棹卒划槳之用。棹卒是划槳計程車兵,在艙內的棹卒具有良好的保護,可以免受敵人之攻擊。樓船甲板上的戰卒手持刀劍,以敵人短兵相接,進行接舷戰。
在漢代樓船的舷邊設有半身高的女牆,以防敵方的矢石。在甲板上女牆之內,設定第二層建築,稱為廬,廬上的周邊也設有女牆,廬上的戰卒手支長矛,有居高臨下之勢。在廬上面有第三層建築,稱為飛廬,弓弩手就藏於飛廬內部。弓弩手發射箭矢,是遠距離進攻力量。最高一層為爵室,相當於現代艦船的駕駛室和指揮室。伏波將軍馬援南征時,曾率有大小樓船兩千艘,戰士兩萬餘人,可見漢代樓船軍規模之大。
這一世,趙興既然來到了東漢末年,自然不會讓老曹和孫堅等勢力專美於前,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建造一支屬於自己的大型艦隊,以此實現他佔據某些長久以來漢人都不能佔據的島嶼,也算是圓他上一世不可能實現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