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中將在一連串的捷報中成為了整個協約國東線聯軍中大放異彩的名將之花,勝利往往最能掩蓋戰鬥中的失誤和不足,最能沖淡巨大的傷亡和損失帶來的傷痛和虛弱……
哈爾科夫舊城要塞的城市街道和建築在雙方炮擊下損毀嚴重,特別是舊城要塞的中軸線先,位於中城區和北城區交界的中央火車站被聯軍北線的重炮轟成了廢墟,守衛在這裡的烏克蘭志願者第1師第2旅的一個主力團最終撤離的時候,僅剩下一個營不到的兵力,整個志願者第2旅超過3000人傷亡在中央火車站核心陣地的攻防戰鬥中……
即使城市滿目蒼夷百廢待興,而南撤的德烏聯軍甚至就在不遠處二十公里之外,聯軍前敵指揮部還是把自己的本陣從哈爾科夫北郊五公里外的北郊火車站,搬到了哈爾科夫新城區的南郊火車站,這裡是原來的德烏聯軍駐哈爾科夫司令部,南郊火車站附近則是原德軍預備步兵第47師的駐地,營房和倉庫都還儲存完好,防空工事和堡壘陣地同樣完好無損,因為德烏聯軍在東線和東南反擊失利後,主動撤離了哈爾科夫,使得這座古老城市的新城區躲過了戰火的侵襲……
一早收到薩馬拉聯軍總司令在發來的賀電中不忘提醒大庭二郎,不要把中路軍主力屯集在哈爾科夫城內,要提防德國空軍的捲土重來,要加強防空陣地的佈置,不能把哈爾科夫上空的安全全部寄希望於聯軍航空隊,天氣、夜色和德國空軍的反撲都可能讓落入聯軍之手的哈爾科夫遭受空虛和損失……
可傷亡慘重的菊池旅團和武藤旅團還是在早上來了個入城閱兵式,菊池旅團的杉本聯隊從北城集結了一個大隊的兵力邁著正步從廢墟中臨時清理出來的街道上進入了哈爾科夫舊城,在靠近要塞南門的中央廣場上集合,而武藤旅團則同樣湊了一個大隊的兵力,從洛潘河大橋進入了哈爾科夫新城城區……哈爾科夫只剩下不到2萬人的居民沒有撤離,這一戰烏克蘭平民的傷亡主要集中在靠近德烏聯軍陣地的區域,空襲和炮擊下傷亡的老百姓超過10000人,僥倖餘生的家家戶戶都關著門躲了起來……能逃難的當然早就逃走了……
這座要塞舊城作為烏克蘭的新首都,鼎盛時期人口達到過二十萬之眾,此刻北聯軍攻佔後只剩下十分之一人口,這也減輕了聯軍後勤糧食物資方面的壓力,協約國聯軍對待戰場上的敵人採取的是毫不留情的鐵血政策,但對佔領區的老百姓卻嚴格遵守《三大紀律九項注意》,菊池旅團和武藤旅團分別搶佔了舊城和新城,但兩個日本旅團這些苦戰後劫後餘生計程車兵們卻並不敢就此擅闖民宅或者燒殺擄掠……
穿著黑色制服帶著紅袖章的聯軍憲兵隊幾乎緊跟著就出現在了哈爾科夫街頭,鐵血的紀律需要用鐵血的手段來維護,害群之馬經過整個伏爾加聯邦建立過程中的的進軍和駐防接受聯邦各大城市的洗禮,基本都已經被聯軍憲兵隊給清洗的七七八八,死在敵人的槍口下還是英雄,死在自己憲兵的槍口下則是巨大的恥辱,並且會讓家人蒙羞,至於陣亡將士家屬原本能得到的高額的撫卹金和扶助金則將大打折扣……這也使得聯軍計程車氣和紀律始終維持在較高的水準……
在搶佔哈爾科夫城的過程,最憋悶的得算是柳金阿列克謝耶維奇沃羅涅日指揮的聯邦步兵第13師,由於聯邦第13師在之前連續兩天的攻城作戰中傷亡巨大,他們佔領的北線的環城陣地之後是交給了菊池旅團的杉本聯隊,雖然杉本聯隊在進攻哈爾科夫北城中央車站陣地時同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進城的時候,菊池慎之助還是搶到了首發入城的榮譽……
聯邦步兵第13師則被下令暫時駐紮在北郊火車站附近,保護鐵路線,打掃北郊戰場。甚至加強到東線迂迴二梯隊的比夫洛夫的步兵團,依然和聯軍裝甲獨立一團的部隊一起留在了哈爾科夫森林裡,沒有獲得進城的榮譽和機會……
呂煥炎的裝甲團顯然也並不打算跟武藤旅團去搶什麼進入哈爾科夫新城和佔領洛潘河大橋的榮譽,反正德烏聯軍已經連夜撤退,整個烏達河和洛潘河以北已經沒有對方的一兵一卒,裝甲部隊進城除了暴露在德國空軍可能的空襲之下外,沒有更多的用武之地,還不如抓緊時間在森林裡休整並建立營地……
在攆走了德國人的地面部隊後,德國空軍的即將捲土重來的威脅才是聯軍中路軍面臨的最大的威脅……
“祝賀你,大庭中將,中路軍的浴血奮戰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這還是帝國軍隊十八年來第一次踏入別的國家的首都!”風塵僕僕做火車一大早趕到前線的聯軍西南方面軍司令、日本第三軍司令兼烏克蘭戰役總指揮宇都宮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