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三次保衛察裡津的戰役融合在一起,組織在一起,建立了擁有第八、第九和第十這三個主力集團軍的南方面軍,成為蘇俄政府東線部隊中的半壁江山。
如果說東方面軍的司令員瓦採季斯要承擔南叢集在烏法戰役覆滅的領導責任的話,那麼損失要小的多的南方面軍,這板子怎麼也不該打的這麼重,當然,約瑟夫同志是囂張跋扈了一點,可對一位執掌一方黨政軍權柄、老資格的布林什維克領導人來說,這過分麼?
帶領一個人數約10000人的步兵師護送中央委員約瑟夫和布勃諾夫一起回到莫斯科的,是伏羅希洛夫的手下愛將、第十集團軍的主力師、鋼鐵步兵1師的師長巴甫洛夫。
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1897年11月出生於科斯特羅馬省一個農民家庭。1914年17歲時加入沙俄軍隊,在西南方面軍作戰,不幸被俘,和東面軍的那個圖哈切夫斯基曾關在同一個集中營。
1917年二月革命前,巴甫洛夫逃出戰俘營,並在加入了布林什維克,之後,被彼得格勒的布林什維克黨組織派到伊茲麥洛夫禁衛團工作,而伏羅希洛夫的軍事生涯或者說革命生涯,就是從1917年二月革命中成功策反伊茲麥洛夫禁衛團開始。
伏羅希洛夫在策反這支伊茲麥洛夫禁衛團的過程中,年輕的布林什維克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在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於巴甫洛夫前期工作的鋪墊,在警衛團的中下層已經發展了不少布林什維克士兵,因此起義進行得極為順利,最後士兵們選舉伏羅希洛夫為彼得堡工人代表和布林什維克黨團委員會委員。
而20歲的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也成為了伏羅希洛夫喜愛和欣賞的助手,從此就一直跟著伏羅希洛夫轉戰全俄,當過游擊隊員,也發展過礦工暴動,後來又跟著伏羅希洛夫回烏克蘭組建烏克蘭第五集團軍。
在內戰中巴甫洛夫先後擔任排長、連長、團長,並在三次保衛察裡津的戰役中又升任伏羅希洛夫麾下的旅長和師長,南方面軍第十集團軍的主力師鋼鐵步兵第一師也交到了巴甫洛夫的手裡。
鋼鐵步兵第1師是前北高加索軍區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瑟夫親自命名的部隊,源自於約瑟夫同志1913年3月,發表了《主義與民族問題》一文,並首次使用了“史大令”(意思為“鋼鐵的人”)這一筆名,鋼鐵步兵第1師從約瑟夫同志最信賴的伏羅希洛夫的部隊中抽調工人階級出身的布林什維克分子組建。
而伏羅希洛夫則把這個師交給了自己最信賴的部下和追隨者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這個師不折不扣是伏羅希洛夫的嫡系部隊,同時也是約瑟夫同志的衛隊師。
鋼鐵第1師全師滿員編制近10000人,幾乎100%是工人階級出身,或者當過工人計程車兵組成,是南方面軍戰鬥力最強的幾個步兵師之一,一路護送約瑟夫和布勃諾夫從察裡津北上莫斯科時,10000人的隊伍光火車就坐滿了五列,第一旅在前面兩列火車上開道,第二旅在後面兩列火車上當後衛。
而約瑟夫和布勃諾夫的專列則是裝備了機槍和大炮的鐵甲列車,鐵甲列車是察裡津保衛戰中的神兵利器,也是南方面軍主力部隊經常配備的武器,當然,21歲的師長巴甫洛夫是一名堅強的布林什維克,所以,這廝並沒有想過自己的部隊會不會有朝一日向莫斯科開火。
鋼鐵第一師的官兵們也沒有這麼想過,和他們年輕的師長一樣,在小夥子們看來,約瑟夫是蘇俄中央和莫斯科派到察裡津和南方面軍的代表,代表蘇俄中央委員會領導察裡津和南方面軍的工作,約瑟夫對南方面軍的部隊而言就是莫斯科中央就是布林什維克黨,就是自己的領袖!
“報告師長,我們營地的幾條大街上出現了不少軍人,似乎在戒嚴和調動!要不要把咱們的部隊叫起來戒備?”衝進師指揮部報告的是第一旅旅長戈爾勃曼,身後還跟了兩個執勤的哨兵。
“怎麼回事?鎮靜,這是莫斯科,祖國的心臟,哪來的敵人?難道是有部隊要叛變和暴動?”師長巴甫洛夫聞言跳了起來。
這廝正和自己的政委朱加什維利在司令部小聲商量著部隊進了莫斯科,可怎麼把部隊紀律給抓好了,這裡是首都,莫斯科人民可不是南方那些村鎮裡的鄉巴佬,作為南方部隊進入首都,可別擾民惹出事來到時候伏羅希洛夫同志和約瑟夫同志臉上都不好看!
“慢點說,戈爾勃曼同志,是向我們放出了警戒麼?搞清楚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