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步兵師加強到日本師團裡去,但這些俄國部隊到底誰來指揮,怎麼編制和統屬,這個問題他終於忍不住第一個提了出來,這也的確是這次整軍討論的關鍵點。
依著王庚的盤算,最理想的情況是把中日俄三國部隊徹底融合成一支部隊,比如類似一個混編的輕機械化步兵師(相當於中國參戰軍的一個混成旅),轄一箇中國裝甲團、兩個俄國步兵團、一個日本騎兵聯隊、一箇中國炮兵團,全師依然是10000人的作戰部隊,加上輜重和工兵部隊2000人,總兵力在12000人左右。
但語言和生活習慣的問題,民族和地域的隔閡,將使得這種嘗試在目前還缺少可以操作的可能,無論是早先的中國參戰軍還是現在的協約國聯軍,王庚都把一個混成旅(在俄國是步兵師,在日本是混成旅團)作為一個可以獨立承擔戰鬥任務的基本單位,事實也證明,一支混成旅規模的多兵種部隊將很好的承擔一個方向的戰鬥任務。
可是,日後一旦跟德奧同盟國大戰,只怕別說區區一個混成旅,起碼得幾個整編師,甚至一個集團軍才能勉強承擔一個方向的戰鬥任務,王庚心裡清楚,並且也始終告誡著聯軍將領們,比起沙俄和德奧,德奧和英法在東西兩線的戰役規模和傷亡,烏法戰役簡直就是個迷你型的程度和級別。
雖然雙方也先後投入了30萬人和25萬人的兵力,但戰鬥本身就沒有進行過大規模密集炮火下的攻防和縱深的爭奪,一方面聯軍的火力強度遠大於蘇俄紅軍,另一方面王庚扮豬吃虎前期一直示弱在誘敵深入,而蘇俄紅軍一旦撤退居然是四分五裂撒丫子就跑,戰爭的烈度並不大,50萬人的規模只能算是虛有其表。
有一點王庚是認可佩佩利亞耶夫的看法,那就是與其從伏爾加聯邦領土上的農民中選拔組建新軍,還遠不如從蘇俄戰俘中選拔,訓練都不需要了,這些蘇俄紅軍本身就是東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主力,很多人在沙俄軍隊中參加過東線和德奧的戰爭,不少人直接就是2個月前剛從德國戰俘營被莫斯科要回來的主。
“諸位的意見都有一定的道理,關於宇都宮閣下提到的指揮體系問題,我談談我的想法,鑑於協約國聯軍在東線的戰略目標是要打到德奧邊境去,拖住他們,把魯登道夫拉回兩線作戰的窘境,同時也減輕西線協約**隊的負擔,因此,此刻東線聯軍的兵力只能更集中,而不是分散。”
“總司令閣下,你的意思是否指,所有伏爾加聯邦境內的部隊,不管是現在的還是將來重新組建的,都納入聯軍軍政一體化的指揮和後勤保障體系中去??”宇都宮太郎反應很快,一個接話道。
“可是,恕我直言,總司令閣下,伏爾加聯邦既然成立了,總不能沒有隸屬於自己的國防軍吧?那不是像一隻赤膊的火鳥,隨時就成了敵人的盤中餐了?”佩佩利亞耶夫一時著急,忍不住爭辯道。
“佩佩利亞耶夫,翅膀還沒有硬,你就想造反?!”吳佩孚臉色陰沉的瞟了這廝一眼道。
“什麼造反?既然我是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總理,我這個聯邦和政府總要有點撐門面的部隊吧?要不然全世界都指著我佩佩利亞耶夫的鼻子說我們是傀儡政權!”伏爾加聯邦的總理梗著脖子頂了一句,臉色青一塊白一塊的。
伏爾加聯邦總理這話一出,邊上宇都宮太郎就想笑,吳佩孚乾脆閉上眼睛不搭理佩佩利亞耶夫了,這邊蔣鴻遇也微微搖頭,那邊巴拉揚諾夫則是一臉苦笑,心裡暗道,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你可真敢說真話哈。
可誰說不是呢,別說你這個伏爾加聯邦就是協約國聯軍的傀儡,就是我們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西伯利亞自治政府,又何嘗不是傀儡。
王庚聞言臉色倒有點尷尬,佩佩利亞耶夫是個有能力的幹才,所以他也以為意,擺了擺手道,“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麵包會有的,伏爾加聯邦的國防軍也會有的,不過現在條件還很艱苦,養活聯軍都殊為不易,再建立一支獨立的軍隊可真沒那個條件,不過你放心,等把德奧收拾了,你的國防軍一定會有的!”
其實佩佩利亞耶夫剛才話一出口就覺得不妥,本來就是聯軍一手扶持和掌控的傀儡政權,大家心知肚明各取所需就得了,扯下臉來反而成了自取其辱,這會兒如果不是聯軍在伏爾加聯邦的存在,一轉眼高爾察克和蘇俄紅軍都能撲過來,佩佩利亞耶夫這會兒在高爾察克眼中跟個叛徒沒什麼兩樣,沒有聯軍的支援,伏爾加聯邦政府明天吃的糧食都未必湊齊了。
現實就是如此,好在協約國聯軍的政策對伏爾加聯邦這塊土地上的老百姓來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