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準混個聯軍俄國部隊總司令都是大有機會。
“謝爾蓋。伊萬諾維奇,您似乎忘了,烏法戰役中俄國部隊打的雖然不錯,但指揮他們的都是聯軍中的中國將領,三個烏拉爾騎兵師分別配屬三路迂迴部隊作戰,而您的烏法第一集團軍,包括彼得羅維奇和謝爾蓋的烏拉爾騎兵第二軍,可都是在烏法中央叢集司令吳佩孚閣下的指揮下作戰!”
蔣鴻遇忍不住眉頭一皺,開了腔,不過這廝沒好意思自賣自誇,所以把吳佩孚這個烏法戰役中後期的叢集司令頂在槓頭上說事。
可要說了,三個配屬給迂迴部隊的烏拉爾騎兵師,還真只有配屬給蔣鴻遇的騎兵第二師沒有大的用武之地,只是和日本騎兵聯隊一樣,搖旗吶喊跑的路多,累的夠嗆,正面作戰的機會卻少之又少,風頭都被中國裝甲混成第二旅搶去了。
而其他兩個烏拉爾騎兵師,騎兵第一師配屬孫良誠部作戰,迂迴時間最長,距離最遠,戰果也相當不錯,佔領烏拉爾斯克、薩馬拉城區、陶里亞蒂、梅列根思、一直最後打到博爾加爾,戰鬥雖然不算最激烈,但走的路最長,出的力絕對不小。
而烏拉爾騎兵第三師在布祖盧克的輝煌戰績就不說了,愣是用一個騎兵旅不到5000人的兵力,擋住了蘇俄紅軍葉戈羅夫集團軍主力42000步騎的輪番衝擊。
並且,只憑借第三師第五旅的兩個增援的騎兵團,挫敗了布瓊尼騎兵師的迂迴包抄企圖,為吳佩孚帶領烏法中央集團的步兵師趕上來合圍葉戈羅夫創造了條件。
蔣鴻遇這麼一說,本意是強調聯軍指揮部的運籌帷幄和各路迂迴和追擊部隊的中國指揮官的指揮才是勝利的基礎,當然俄國部隊的奮勇作戰的功勞沒人打算抹殺。
但是,沒有聯軍中國高階將領的指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