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俄政權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之後,德奧的勢力範圍和實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強。
從芬蘭到亞塞拜然,這麼一長串新獨立的國家名義上保持中立,實際都支援德奧,現在德奧主力無論在西線或者東線,對協約國都將佔有巨大的優勢!協約國本身內部矛盾就一直不斷,英法之間本來就貌合神離。
而美國又是個白眼狼光知道喊口號發戰爭財,真打起仗來不肯真心實意出力的主,這從美國人扶持中國和中日同盟就能看出來!何況美國對德宣戰都過去快15個月了,這會兒在法國戰場上美國大兵連德國人的面都還沒照著呢!英法指望美國人挽救他們在西線的頹勢,我看壓根靠不住!”
克拉斯諾夫坐在椅子裡揮舞著手臂,唾沫橫飛,倒真有點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架勢。
“彼得。尼古拉耶維奇,誠然您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美國的工業實力世界最強,他的石油和鋼鐵產量比德奧要多的多,而且美國參戰後並不是只說不練的,15個月里美國佬至少動員了300多萬人走進新兵營,這會兒派到法國戰場的美國部隊已經超過了100萬,雖然他們缺少戰場經驗,但實力是明擺著在哪的!德奧的強大是暫時的,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鄧尼金搖著頭反駁著克拉斯諾夫的說法,當然,他並不否認,歐戰打到現在整整四年,最強大的無疑是德國陸軍,100萬美軍是絕對打不過100萬德軍的,不過,德軍可不止100萬,本來協約國在西線就一直佔有兵力兵器的優勢,但哪次能痛快淋漓的在德軍面前佔得便宜?
現在德奧暫時擺脫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如果全力向西線猛攻,巴黎是否能守住的確是個疑問,但是,只要英法不投降,美國人繼續增兵,德奧在軍隊質量上和指揮上的戰術優勢,早晚會被美國人的經濟和工業潛力優勢所抵消,並且超過!
這就像下注和押寶,克拉斯諾夫看到了德奧同盟國拜託雙線作戰後一時間的爆發和強大,而鄧尼金則堅信美國佬只要參戰,那就一定會憑藉強大的工業和軍事生產的實力,後來居上佔得上風!
“我說,安東。伊萬諾維奇,您熟讀東方兵法,應該知道,中國人兵法裡那個三十六計裡,有一招叫做遠交近攻,又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眠,德國人離我們遠,所以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和夥伴!
伏爾加聯邦離我們近,因此他們早晚要來找我們的麻煩,而且現在把持伏爾加聯邦的都是烏法巴什基爾人居多,我們哥薩克要是加入伏爾加聯邦,一定是被歧視和壓迫的主,與其仰人鼻息看佩佩利亞耶夫那兔崽子的臉色,何不如我們宣佈獨立,自己當家作主?”
克拉斯諾夫把弄著手裡的雪茄煙,玩味的看著眼前的副手,他當然知道,鄧尼金這廝並不贊同地區和民族分離主義,鄧尼金一直標榜自己是在為自由俄國而戰鬥。
可哥薩克是一個族群,不是一個民族,哥薩克的祖先來自五湖四海,只是停留在頓河流域、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河流域後,才漸漸形成一個半軍事化的自治族群和文化現象罷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中)那就走著瞧罷
“彼得。尼古拉耶維奇,我們在薩馬拉的代表傳遞回來的訊息表明,協約國聯軍和伏爾加聯邦很快就要發起烏克蘭戰役和南下北高加索的戰役,我們現在如果不把握住機會,時機一旦失去,我們很可能就會四面楚歌,德國人是想幫都顧不過來,我估計沒準他們連烏克蘭都守不住!”
“以我們頓河白衛軍現在這5萬多人的兵力,根本不可能獨立抵抗伏爾加聯邦的進攻,到那個時候,我們怎麼辦?”鄧尼金不再跟克拉斯諾夫饒圈子,直接把問題攤在了桌面上!
“兵法雲,虛虛實實,打的贏我們就打,打不贏我們就走,向南我們去喬治亞,向西我們殺回烏克蘭,向西南我們可以退到克里木半島!”克拉斯諾夫也不含糊,反正就是不願意俯首帖耳的不戰而降,不肯加入伏爾加聯邦!
“離開了這片土地,這支隊伍就將成為孤魂野鬼散兵遊勇,如果既得不到德奧同盟國的承認和支援,又得罪了協約國和聯軍,我怕我們四面楚歌走投無路,彼得。尼古拉耶維奇,您就不能再仔細想想?
德國人對我們是絕對的鞭長莫及,南邊的喬治亞跟我們世代仇敵殺的血流成河,克里米亞此刻理論上屬於烏克蘭,我們要殺過去鐵定會跟烏克蘭和德國翻臉!”鄧尼金苦口婆心的勸道。
“安東。伊萬諾維奇,那你說說,我們該怎麼辦?您是頓河白衛軍的副司令兼總參謀長,您的意見當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