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基本上這籤子是難弄了,所以田田索性就不用籤子了,直接把燒烤架子做成細密的網狀,然後把肉切成薄薄的長條,然後烤完之後放在薄餅上,給顧客一個高粱上的小細棍扎著吃。
調料和燒烤的用具都配備齊全了,現在就差食材了,主要的食材肯定還是五花肉,剩下的其他的附加食材,田田打算把自己能想起來的能用作燒烤的食材都帶上,香腸和魚丸是必備的,田田還打算帶點煮雞蛋,到時候烤一烤,這味道肯定也是極好的。食材有限,田田只好發動大腦做一些冬天能拿得出手的食材。麵筋是個不錯的選擇,還有菜卷,家裡有白菜和大蔥,就差幹豆腐了,幹豆腐這東西也好做,就是麻煩點,但是為了賺錢嘛,麻煩點就麻煩點好了。
經過了田田十天來的頭腦風暴,最後,田田的燒烤選單定為:烤肉串、烤香腸、烤魚丸、烤雞蛋、烤麵筋、烤菜卷、烤饅頭。不過田田還特意弄了一個鐵板的菜,可以做手抓餅和鐵板豆腐。當然還少不了上次上元節的明星小吃:拔絲地瓜和甘梅地瓜。
於是這上元節一大早上,張家眾人和金家眾人吃過早飯後就紛紛過來幫忙了,其實其他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就剩下切肉做豆腐和烙小薄餅了,畢竟這新鮮的豆腐才更好吃嘛。田田家的作坊裡有一個圓形的類似於做煎餅果子的小鐵板,田田和孫慧慧一大早上就開始做餅,田田負責烙,孫慧慧負責晾,一會這餅就摞得好高了,不過今天這餅可是上元節所有食物的盛放工具,所以必須要多弄些才好。
大家忙了一上午,終於把所有的材料都準備齊全了。吃過午飯歇息了一陣子之後,大家就開始往車上裝東西,要往鎮上去。這次因為是做買賣去,所以小孩子一律被放在了家裡,因為就算去了也沒有大人陪他們玩,所以張雙雙和小文瑞就都被留在了家裡,因為這拔絲地瓜和甘梅地瓜還得田田親自做,所以田田是必須去的,所以小文斌就只好離開孃親留在了家裡,讓自家大伯母孫慧慧看著了,除了孫慧慧之外,其他的張家的大人就都跟著一起去鎮上了。金家這次去的是金貴夫妻和金山父子倆,金家和張家都有牛車,所以就各自坐著自家的牛車趕往鎮上。
到了鎮上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男人們到了金鳳家之後就趕忙把東西卸到金鳳家的糧店,然後就把燒烤架和鐵板鍋支了起來,等忙完的時候,上元節燈會也開始了,陸陸續續有人往這邊來了。因為去年是個災年,人們也沒錢沒心情來賞花燈了,所以去年的上元節基本上沒有幾個人,今年不一樣了,今年是個豐收年,家家的錢包都鼓鼓的,再加上眾人去年憋屈了一年,今年咋樣也得好好的逛逛玩玩。今天的天氣難得的暖和,所以今天鎮上來了不少的人賞花燈。
張富貴父子三人負責烤串攤子,張賢和張忠負責烤,張富貴負責收錢,而金家三人則負責賣鐵板豆腐和甘梅地瓜,做鐵板豆腐和手抓餅的重任交給了金秋和金貴,金山則負責收錢和賣甘梅地瓜。剩下的女人們則在金鳳家的後廚房跟著田田一起做甘梅地瓜和拔絲地瓜。
燈會還沒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圍住了張賢家的小吃攤,這些人都是前年吃過張賢家小吃的回頭客,今年一看見張賢家的小攤擺出來,就立馬過來瞧瞧看有什麼新鮮樣式的小吃。有了這些回頭客的好評,今年都不需要出動小孩子去做宣傳了。
李翰今年看到自家門口的生意這麼興隆,也不出去賞花燈了,在門口站著,看誰忙不過來就搭一把手,然後順便跟這些來買吃食的人搭話,充分的發揮了他那“交際花”才能。有了李翰這麼一張羅,攤上立馬又熱鬧了不少。
大家前年都挺喜歡這香腸和魚丸的,所以今年大家還是比較喜歡這兩樣吃食,加了燒烤料的魚丸和香腸味道更好了,尤其是在這寒冷的冬夜,吃完之後更是口齒留香啊,讓人忍不住還想吃。再加上這燒烤的香味隨著寒風吹到賞花燈人的鼻中,就連剛吃過飯的人也忍不住想來張賢家的小吃攤上大快朵頤。
不出田田所料,今天這燒烤真的是相當符合鎮上人的口味了,快散場的時候好多人都問張賢以後還啥時候來賣,張賢按照以前跟田田商量好的告知那些人說:以後每逢趕集的日子,只要不下雨不颳大風都會來賣燒烤,並歡迎大家捧場。鎮上的人一聽這以後還能吃到這,美味的燒烤後都很滿足的回家了。
大家都散場了,巡街的捕快也要回去了,張賢將包好的小吃食送給巡街的捕快,張賢剛到的時候,李翰就讓張賢烤了好幾包小吃的送給了這巡街的兩個捕快,這次散場了,張賢又給捕快送了好多好吃的讓兩人帶回去給媳婦孩子吃,白瑞和趙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