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束。

秦穆這位當師傅的偶爾打趣:“素素這是準備練好了找誰報血海深仇?”

“是。”蘇素素滿頭大汗地挑著半桶水來回跑,“你們都是我的仇人,到時候我一個也不放過。”

開始秦穆也不過置之一笑的,等那半桶水變成大半桶,再變成一桶時,便連他都忍不住要對她刮目相看了。

她從前其實學過些招式,只是基本功不牢,如今每日地勤學苦練,基本功進步很快。秦穆見她認真,對她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幾乎拿出他當初訓練赤衛營的標準。

☆、第467章 府兵改革(1)

在此期間,南方叛亂各省的鎮壓也很快有了起色。叛亂州府雖達七個之多,但那些州府本來就是散亂的,各個擊破並非難事。

況且,南征軍的兵力是從綏武軍中抽調的五萬,當初綏武軍的主帥李炎亭雖然是遭彈劾,但他野心勃勃,治軍也的確有一套。

綏武軍軍紀嚴明,縱然與西北軍和秦戩手中的南疆駐軍,戰鬥力也是有得一拼的。而南邊府兵雖達七萬以上,但戰鬥力卻遠不如那五萬府兵。

況且,這次帶兵的主帥,是當今兵部尚書馮如海。

聽說馮如海是主動請命,請求對擅闖乾元殿的事戴罪立功。

那晚的事因為徐家和秦夙知利益的平衡,加上秦戩在朝中的勢力,如今馮如海又承擔了所有罪責,所以並未鬧大。

最後只以馮如海帶兵出征、戴罪立功收場。

秦夙知當然不是真的寬容,但適當顯示自己的寬容也無可厚非。況且,如今內憂外患,朝堂更不能再出岔子。

馮如海在朝堂的地位穩固,要徹底打壓他勢必會牽扯到多方利益,這種事沒有十足的把握,他不會輕舉妄動。

如果動搖到他的皇位,就實在不划算了。

鎮壓南方的叛亂只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馮如海班師回朝那天,正是白露,天氣已逐漸轉涼,但蘇素素還是跟著秦穆一起去城門口迎接了他。

蘇素素穿著一襲戎裝混在秦穆的親衛隊裡,除了個子矮小些,氣質上已有了幾分軍人的模樣。

馮如海見到她也微微吃驚,只笑侃了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這樣的誇獎,蘇素素當然高興,以後的幾日練氣功夫來更加格外賣力。如今秦穆只是偶爾來指點一招半式,更多的時間,還是她自己在練習和揣摩。

秦戩的書信幾個月來一次,話不多,但那熟悉的字型總能讓蘇素素心潮澎湃好幾日。她從不回信,但他的來信,她卻每封都會反覆地看,然後細細地珍藏起來。

而馮如海回京後不久,朝廷這邊又掀起了一陣改革熱。改革涉及多方面,但爭論最熱烈的,還是兵制的改革。

經過此次南方叛變,有人提出,府兵的兵權應該收歸中央所有。如今叛亂已平,許多州府的官員都得重換,趁此時改革正是時候。

朝中許多大臣附議,在這件事上,各黨派之間的利益似乎達到空前的統一。

只是在兵權的歸屬問題上,卻有了分歧。將軍府的理由是,如今邊疆各國虎視眈眈,西北需要增派兵力。

所以府兵應該加入編制,歸屬到軍隊之中,戰時可由軍隊直接調遣。

而陳文達他們這邊卻認為,府兵的兵權原本屬於太尉麾下,如今改革裁撤了太尉一職,兵權便理應由兵部接手。

兩邊都有自己的理由,但蘇素素想,或許秦夙知一邊也不會贊同。好不容易才裁撤了太尉府,他怎會傻到又將兵權交到兵部?

可這回秦夙知的決定卻出乎蘇素素的意料,竟十分支援將兵權收歸兵部。

蘇素素疑惑了好些日子,不過,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第468章 府兵改革(2)

馮如海平南方叛亂有功,但帶兵私闖乾元殿卻是大罪,他是戴罪立功,封賞之事便顯得有些棘手。

最後經過內廷司的提議,皇上的批准,也給了馮如海一個封賞——淮陽三省巡撫。雖然聽著像是個不錯的職位,級別上也只比兵部尚書低了一級,但遠離了京都,再高的職位都無異於貶謫。

淮陽三省經過水患,經過告御狀之事,雖換了長官,但這兩年經濟也並未真正發展起來。況且南邊戰亂甫定,如今過去無異於就是收拾爛攤子。

秦夙知大約是早打算好的,所以才會支援將兵權收歸兵部。馮如海有帶兵擅長乾元殿的大罪,調離京都也合情合理。

但他一走,兵部尚書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