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2 / 4)

“不敢當,”長公主語調冷淡,輕輕福了福以示還禮,“諸位大人請起。”

皇帝略顯嗔怪道:“你又何須出來?”

長公主道:“皇兄見諒,小妹在屏風後聽了諸位大人的言辭,實在憋悶難捱,不吐不快,才忍不住現身出來,失禮之處,一時也顧不得了。”

皇帝也不再多說。從大燕禮法上而論,公主對外男的避諱總還是比宮眷要稍寬鬆一些的,今日事急從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將改天換日的大事上,這些小節也就暫且無人計較了。

“有關趙小姐進宮一事,我也是重要經手之人,當此場合,不得不出來向諸位陳說過往。”長公主又向潭王瞟了一眼,娓娓道來,“去年中元節,我隨兩位兄長前往太廟祭祖,于歸途上巧遇趙小姐為強人劫持,我等便救下了她。當時皇兄憐憫其遭遇,出言免了她的連坐之罪,想要為她另行安排出路。當時,皇兄未發一言要她進宮,真正想要趙小姐入宮來的,其實是我。”

不過是半年之前的經歷,此時說起,長公主、皇帝和潭王三人都有些恍如隔世之感。若沒有那天的邂逅,若那天與她錯過,今時今日,該有多少不同?

“是我猜測皇兄對趙小姐似是因憐生愛,暗生情愫,才以讓趙小姐進宮為婢陪伴我為名,堅持要她進宮。也是我在其入宮之後,極力將她安置進隆熙閣,陪伴皇兄。”長公主又將目光投向潭王,“早在初見她那日,三哥也曾親口向我承諾,不會吐露趙小姐身份。”

潭王緊抿雙唇,一言不發。

朝臣中的潭黨成員見狀不禁暗暗奇怪:這樣一次悖悔承諾也算不得什麼劣跡,為何王爺神情如此嚴峻?

其餘人等卻在嘀咕:這些過往究竟與今日之事又有何關聯?

長公主輕輕一聲哂笑:“當日三哥就曾有過討取趙小姐的說辭,我還當只是戲言罷了,卻不成想,待趙小姐進了宮,日漸與皇兄兩情相悅,三哥卻一直未曾對她死心,甚至不惜潛入到宮女下處去找她。”

聽到這裡,不明所以的臣子們也就大體明白了她語義所指,紛紛朝潭王看去。

“諸位不知,僅僅十餘日之前,便曾有過一起幾欲改天換日的大事。”長公主緩緩踱上幾步,用眼神詢問皇帝,皇帝點了頭。

所謂的被強人劫持還可含糊帶過,但綺雯曾被擄去潭王府的事若當眾說出來,就實打實地對她的名聲有損。她遲早是要受封嬪妃的,有過這個過往,對將來會有何影響都不好說。

皇帝卻清楚綺雯並不在意這些,他也一樣不在意,而且眼下明擺著是說個清楚對他們更有利的局面。他們需要從大局著眼,需要爭取最實際最長遠的利益,就不能顧這個小節。

再說了,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等到勝利之後,想要左右底下人的評價,粉飾名聲,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從前還有皇帝納寡婦進宮為妃的呢,如今那位娘娘還不是名聲甚好、一連串的華美諡號?

長公主得到二哥確認,便放心言道:“三哥竟然趁著皇兄去到太廟為父皇祈福之機,於深夜潛入隆熙閣寢殿,將趙小姐強擄出宮,事後還騙母后與皇兄說,趙小姐已然突發心疾而死。”

這一下眾人看潭王的目光瞬時變了。前面聽出長公主流露出指責潭王如此生事都是出於爭風吃醋,絕大多數朝臣還不以為然,聽到此處才都有些疑惑了,若非真對那女子動了心,執意想要將其搶到手,怎可能連私闖隆熙閣這般荒唐的事都做了出來?

皇帝曾輟朝三日,朝臣們早在猜測是為何原因,與此事一做對比,都是心下了然。

身為潭黨骨幹的工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董華運上前一步道:“請恕微臣無禮,公主可是想說,三王爺皆因與聖上爭風吃醋,才有意挑起事端,鼓動群臣指責聖上不孝?此言未免太過荒誕無稽,令人難以置信!王爺心繫天下,即便曾有過公主所言夜闖隆熙閣之舉,也定是為大局考慮,絕非為什麼爭風吃醋!”

“不錯!”吏部左侍郎徐文介面道,“王爺看出那趙氏女子惑亂君心,才想出此計將她帶離宮廷,有何不對?若是聖上就此脫離了那女子,沒有將她尋回,便不會做出為她而延誤先帝病情的荒唐之舉,說不定先帝此時仍然健在!”

長公主聽他們如此顛倒黑白,早已氣得臉色通紅,忍不住怒喝道:“你們胡說八道!”

“琢錦。”太后的聲音忽然自屏風後傳來,打斷了長公主,“這兩位卿家又不知曉源瑢的真心,如此猜測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董華運與徐文兩人都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