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喜訊,一個勁兒的叫好起鬨,非要讓新任總捕頭的陸成垣晚上宴請一眾兄弟吃喝一頓。陸成垣心中本就一直感念諸位兄弟在自己落難時的不棄,也想與兄弟們樂呵樂呵。再加上現在自己手頭上也寬裕了許多,便爽快的同意了大傢伙的建議。陸成垣掂量著自己身上的銀兩,打算找一間稍好點的酒樓宴請大家,表表自己的心意。一頓晚飯,用個一百兩銀子應該是足足有餘吧。
不成想,下班前一刻,侯爺身邊的小丁大人來了。他當著眾人的面,笑眯眯的對陸成垣說道,“聽說陸總捕頭今晚請客,本官也算一個可好?訂下了那間酒樓?”
“小丁大人能一起去當然求之不得。”陸成垣急忙回道,他不好意思的搔搔頭,說道,“還沒有訂下去哪間酒樓,小丁大人可有什麼相熟的酒樓介紹?”
小丁大人環顧了四周一干眾人,笑眯眯的說道,“既然陸捕頭還沒有確定哪間酒樓,就去聚福樓吧。那裡不錯,今晚還有新戲看呢。”
眾人一聽,立時叫道,“聚福樓!聚福樓!”
陸成垣氣得真想打自己一個耳光,“為什麼要說那句話呢?不說的話,小丁大人也不會推薦去聚福樓了。那個酒樓可不是一般的貴喲。看來自己身上準備交予母親的那一百兩銀子也保不住了……。算了,不就是花上兩百兩銀子嘛,花完了再賺。”陸成垣咬了咬牙,大聲說道,“好!就去聚福樓。今晚大傢伙不醉不歸!”
夜幕漸漸降臨,京州城的街市燈火輝煌,人聲鼎沸,那是繁華城市特有的景色。建造在慶河邊的一些酒樓、飯莊樓閣早已高高的掛起了紅紅的燈籠,它們映照在緩緩流淙的河面上,如一顆顆落入煩塵的紅色寶珠。樓閣中不斷傳來喧鬧的人聲,觥醻交錯的杯盤碰撞聲,顯得熱鬧非凡。
京州的熱鬧繁華是相鄰各國的都城少有可比擬的,瓦肆酒食業尤為發達。說起京州城最有名的酒樓,問百個人起碼有九十人會告訴你是“聚福樓”。剩下的那十人不是呆子,就是剛剛才到京州鬧不清東南西北的外鄉人。
“聚福樓”是京州城新開設的一家大型酒樓。就在慶河旁邊,修了三層,遠遠看去,比附近其他的任何建築都要高出許多。它既擁有許多連大內御廚也自愧不如的菜品。令食客常常食指大動,垂涎三尺的精緻美味佳餚。也有令好酒之人愛不捨手的美妙佳釀。除此之外,“聚福樓”還修造了京州城裡最華美精緻的樓閣,站在三樓,可以俯望整個京州城的景色。樓內設有歌舞表演,演出的曲目都是京州人從未見過的節目。更引人注目的是,“聚福樓”的匾額出自護國侯杜寶寶之手筆。衝著這塊金子招牌,來往的食客也收斂了許多。
所以,“聚福樓”開業至今@ 不過短短的一年時間,在京州早已是聲名遠揚,家喻戶曉。坊間傳聞,這間酒樓的後臺老闆就是護國侯。據說,這間酒樓剛剛開業之時,有不少京州計程車族子弟、朝中官員,甚至道上人物都曾到酒樓尋隙鬧事,意圖敲詐勒索給自個兒弄點好處。結果呢,凡是到聚福樓鬧事之人均沒有一個好下場。不是被人痛扁一頓丟出店鋪,就是送進刑部大牢吃免費牢飯。至於那些依仗著權勢撈好處的朝中官員輕則被訓誡,重則丟官。一番七七八八的折騰下來,無人再敢來找聚福樓的麻煩。酒樓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來自全國各地的食客讓這個京州城首屈一指的酒樓常常客滿。京州城裡的上些檔次的人都愛來此消費。
暮靄漸深,聚福樓已經是燈火通明,賓客滿座。樓內隱隱傳出的音樂之聲。曲音柔和婉轉,風雅而不庸俗,引得一干經過此處的路人紛紛駐足聆聽。諾大的門廳外,四個迎送客人的店小二鞠躬不斷,進出的客人或乘轎或騎馬而來,個個衣著光鮮,顯然頗有些財大氣粗。
陸成垣被手下的一眾兄弟們簇擁著,第一次來到這間譽滿京州城的聚福樓門前。門口守候著的藍衣短杉,搭著白巾的店夥計,遠遠的見著一群身著刑部捕快服飾的人走來,連忙笑容滿面的迎了上來,他對陸成垣說道,“諸位大人,裡邊請。請問大人,有預訂過嗎?”
暮靄漸深時分,寧城一泓閣的主樓已經是燈火通明,隱傳出絲竹之聲。曲音柔和婉轉,風雅而不庸俗,引得路人直欲駐足聆聽。
站在陸成垣身旁的小丁朗聲回道,“有預訂的。二樓最大的包間。”
這聚福樓共有三層。每一層接待的食客均不同。一樓大廳裡一般都是些散客,菜餚的價格不是很貴,屬於中檔。一些在京城裡略有些家財的商鋪老闆時常會帶些客戶來此宴客。二樓的消費則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包間的價格。最小的一間包間,一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