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調笑令 作者:蒂帆

著黃金而來。總之兩者都不是他期待的。

唐天遠在納悶,周正道更納悶。沒聽說過哪個縣衙招女師爺的,這個縣令也太胡來了,看看這位女師爺,小姑娘長得十分水靈,不會是縣令瞧上她了吧?男人風流一些也是正常,可怎麼能把師爺之位交到女人手上呢,真是胡鬧。

不管怎麼說,新一屆縣衙的領導班子正式形成。三個人表面上和和氣氣,心裡頭各懷鬼胎,自不用提。

應付完縣令和縣丞,譚鈴音出了一腦門汗。她溜達著出了大門,在申明亭看到兩撥人在抬槓。

申明亭是專門調解糾紛的地方。一縣之大,每日出的事情眾多,倘若每件芝麻綠豆大的小事都要找縣令來斷一斷,那麼縣令怕是要忙死了。因此,一些民事糾紛會先在申明亭進行調解。

這事兒不歸譚鈴音管,她也就不插手,只管在一旁喝涼茶看熱鬧。寫話本子要從生活中取材,就比如吵架,眼前是現成的例子,很可以觀摩學習。

正看得起勁,外頭一溜馬車經過。車輪軋在青石板路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並馬蹄緩行的嗒嗒聲。譚鈴音耳力很好,聽到外頭聲響,便跑出去看,看到一隊有四五輛馬車停在縣衙大門口。

真是稀奇,這麼多人,難道是組隊來告狀的不成?譚鈴音看得奇怪,又往前湊了一湊,想看得更清楚一些。

打頭的馬車上相攜著下來兩個姑娘,都是十七八歲年紀,容貌俏麗。一個個子高一些、眉眼端莊的姑娘看到譚鈴音在看她們,還巴巴地湊那麼近,便皺眉問道,“你有事嗎?”

這話該我來問你,譚鈴音心想著,說道,“你們是來告狀的嗎?”

那女子垂目,掩蓋住眼中的鄙夷,笑道,“我們不是告狀的。”

另一個姑娘姿容更勝,心直口快道,“你這人真呆,怎麼見人就問告狀?”

譚鈴音摸了摸鼻子,心想,兩個女孩子,來縣衙除了告狀還能做什麼。

“我們是縣太爺家下的丫鬟。”那姑娘解答了她的疑惑。

丫鬟都長得挺不錯,可見這縣太爺確實是好色之徒。譚鈴音正待說話,見縣衙裡走出兩個小廝來迎這兩位姑娘。

原來那日唐天遠出門,只帶了小廝,並未帶丫鬟。他娘得知兒子要在銅陵待一陣子,也不知會待多久,怕小廝們不夠細緻,便又遣了丫鬟,打點了許多用品千里迢迢地趕來。唐閣老再三囑咐,不可太過招搖,於是唐夫人精簡又精簡,只讓兩個最可靠的丫鬟帶著最緊要的一些東西來了。

兩個丫鬟是唐夫人從平日伺候唐天遠的丫鬟裡精心挑選的,都是家生子,一個叫香瓜,一個叫雪梨。這唐天遠有一個古怪處。一般的文人雅士,都喜歡給自己的丫鬟小廝們取些風雅的名字,什麼“掃雪”、“司棋”之類,唐天遠雖滿腹文章,卻覺這樣多餘,只給取了吃食的名字,丫鬟都是水果,小廝都是蔬菜,方便又好記。

香瓜和雪梨一開始也是伺候夫人的,後來夫人心疼兒子,便把這兩個丫鬟給了他。香瓜容貌不是十分出挑,但勝在心思縝密、行事穩重。雪梨長得漂亮,又比一般的狐媚子缺些心眼,性格十分憨直,夫人也放心她。

其實當孃的選這樣兩個丫鬟給兒子,自有另一番用意。唐天遠也老大不小了,雖尚未娶親,房裡總該放幾個人。

哪知這些年唐天遠被那麼多鶯鶯燕燕環繞,卻總是心無旁騖,半點葷腥不沾。

唐天遠並非柳下惠,也不是有什麼隱疾,更非龍陽之類。他之所以這樣,源於八年前的一個事故。

☆、微服私訪

八年前,唐天遠才十四歲,剛長開的一個少年。

他身邊有個丫鬟名叫荔枝,只比他大兩歲,有著漂亮的手和腳。彼時唐天遠已發現自己某種特殊的偏好,待這個丫鬟自然有些不同。他那時候才多大年紀,要說對一個丫頭用情多深,肯定談不上,但荔枝至少是個漂亮的玩意兒,可以滿足少年人好色慕艾的需求。

大概是因為他的寬容,導致她的輕浮任性。十四歲的唐天遠,某些方面的功能開始發育健全,未嘗沒想過男女情事。正巧,荔枝也是有意,私下總在言語上撩撥他。終於某一天,唐天遠喝得薄醉,沒按捺住心頭那口火。

怪只怪兩人太過大膽,在書房裡就開始撕扯。那日,夫人因心疼兒子讀書太累,帶著好吃的前去書房看望。當孃的無須敲門,推開門就進去了,卻看到兒子並未用心讀書,而是在用心剝丫鬟的衣裳。

夫人登時震怒無比。兒子才十四歲,就要被這狐狸精給勾引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