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清趕回靜園,便見前廳已坐滿了諸位將軍。
“末將等參見宮主。”
見風雲清出現,急忙起身行禮。
風雲清在上方坐了下來,嚴肅、威嚴:“各位將軍免禮,請坐。”
“謝宮主。”
這些人都是風雲宮的舊人,跟隨風雲清許久。相互看了一眼,有忠叔說明來意:“宮主,諸位將軍商議,如今我門已是正規軍隊,您不便再用宮主的身份。”
聽完忠叔的話,看向眾人:“你等有何建議?”
“我等商榷,望宮主現暫且稱王,以王的身份統領全軍,待成功之後再登基為皇。”其中一三十左右的男子出言。
風雲清仔細思量,也絕有道理。立即做了決定:“那日後就改稱清王。”
出言一出,眾位將軍沒有異議,起身單膝跪地:“末將等參見清王。。”聲音氣勢如虹,鏗鏘有力,響即靜園的上空。
“參見清王!”
守衛靜園的人都已來到外面,大聲呼喊參拜。
從此便再無風雲宮宮主,只有清王。這個名號很快響動天下,復興家國之路正一步一步前進。
而殘鶯從為死心,想到風雲清以後會是君主,不甘心就此做個侍候人的婢女,一心想做那高高在上俯瞰天下的人!
☆、第九十一章 行軍,道離別
朝廷傳旨的內侍已到了江縣的李府傳達文帝的聖旨,李嚴率眾人已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峻城亂賊湧起。著封李嚴為一軍主帥,立刻出兵剿滅亂賊,欽此!”內侍高聲宣讀完,合上聖旨遞給李嚴。
“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嚴接過聖旨捧在手裡謝恩。
內侍急忙上前扶起李嚴:“李將軍快快起身吧。”
李夫人拿出事先準備的銀子,塞到內侍手裡:“公公一路辛苦,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內侍掂了掂分量,滿意的笑了起來,放進了懷中:“聖旨傳到,咱家也該回京覆命了。”
“公公慢走。”李嚴夫妻將傳旨的一干人恭恭敬敬送出了府。見他們遠處,方才回房:“都退下。”打發了所有的下人。
“老爺再得已重用,定要把握住時機為我們玉兒報仇。”李夫人至今也無法從喪子的痛苦走出來,時時刻刻記住仇人是誰。
李嚴坐了下來,仔細看著聖旨:“本以為往昔威風不在,報仇更是不可能。沒想到上天給了老夫這次機會!”看向正傷心的李夫人:“夫人放心,若尋到機會,為夫定要了韞王的命為玉兒報仇雪恨。”
這次只要打了勝仗,俘獲軍心,便可以在抓住宇文韞的錯處之後威逼文帝處置!
接到聖旨,李嚴便很快趕往軍營著手點兵,準備出征用的物品。僅用了兩天,便已準備妥當,換上鎧甲,一聲令下,大軍已向峻城行進。對於此次,似乎信心十足!
峻城,風雲清已得知李嚴出兵的訊息,也在命人準備。
“清王,我軍沒有實戰經驗。李嚴可是久經戰場的老將了,應付他只怕不易。”此時眾位將軍正與風雲清商議出兵迎戰李嚴一事。
風雲清也曾派人查過李嚴,對他的實力也很清楚:“正因如此,我們只能在人數上壓制李嚴,從而造成敵軍心裡上的恐慌。”
聞言,忠叔上前問了一句:“清王打算出兵多少?”
“只留五千守護峻城。”風雲清已經打算好。
誰知被幾位將軍反對:“不可。”宋將軍站了出來,說出自己的顧慮:“即便要在人數上壓制敵軍,可也不用盡數出戰。”
風雲清看向幾位將軍,似都與宋將軍一樣的想法,道出自己所想:“各位將軍都很明白我軍沒有任何作戰經驗,訓練時間短。也該知道首戰對我們而言是何其重要,勝利關乎著一個軍心。這樣說,爾等可明白?”
第一場戰役,勝利對他們很重要。若是敗了,只會間接影響軍心,一個軍隊,沒有鬥志,面對以後的戰役又如何能取勝?
聽完風雲清的分析,諸位將軍沒有再提出異議:“一切聽清王吩咐。”
見意見統一,風雲清立即分配各自的隊伍,所承擔的任務。這次也打算親自帶兵出戰,為將士鼓舞士氣。
一番商議妥當,眾位將軍已退去。寒星對風雲清親征一事擔憂:“清王,此次。。”
話未完,便被風雲清打斷:“本王已決定,無需多言,即刻下去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