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她揉肩。
“嬤嬤,今天眾嬪妃請安,李妃又沒有過來。”眯著眼睛打盹的皇后忽然說。
董嬤嬤心一跳,一雙凌厲的老眼一掃,該出去的宮女太監全悄悄地出去了,殿裡留下的都是心腹中的心腹,個個站得筆直,如同泥塑木雕,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用以表示她們絕不會去聽不該聽的,更不會亂說不該說的。
董嬤嬤方低聲回道:“聽說她害喜害的厲害,早起來又把昨夜的飯全吐了,起都起不來。”
皇后冷哼一聲,面色一寒,有些不高興。
董嬤嬤心中暗歎一口氣。皇后娘娘是喝她的奶長大的,她貼身伺候皇后娘娘這麼多年,眼看著她從小長大,從垂髻小童變成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心中什麼事情能瞞過她呢?
唉,也難怪皇后心裡不舒服。
皇上年近四十,膝下六個公主,偏偏沒有一個兒子。這李妃乃李相國的大女兒,未入宮前就因為其才華美貌名滿京城,等入了宮以後更是得到皇上的寵愛。細數後宮眾多嬪妃,竟只有她能與皇上縱談詩詞歌賦,能與皇上下兩三個時辰的圍棋,更敢贏得皇上。雖然只是個妃子,在後宮因家世龐大和寵愛之盛竟隱隱要與皇后分庭抗禮了。幸虧皇上雖喜新卻不厭舊,畢竟是個念舊情的人。皇后與他十幾年的夫妻,當年也是青梅竹馬的情分,雖然現在老夫老妻愛意單薄了,但因為處的時間久了,親情反而更厚。所以無論怎樣寵愛那些新晉的妃子,總是能顧及到皇后的。
因此皇后雖然有些心酸,卻也能夠容忍。無數次都是這樣,無論別的妃子多麼受寵,等過個三五年,皇上倦了,畢竟還是會回到她這裡來的。她畢竟是他心中相濡以沫的妻。
果然,隨著時間緩慢流逝,原本受盡寵愛的李妃也不例外地沉寂了。皇上稀罕了她三年,驚豔終於化作平淡,去她那兒漸漸沒那麼勤快,也不再有時間聽她彈琴作詩了。看著李妃寂寞日盛,漸漸不再蹦躂,似乎也認命的樣子,皇后心裡終於鬆了口氣。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李妃那女人的運氣竟然這樣好,悶不做聲地居然鹹魚大翻身,今年冬天竟然懷了孕!等到去靈安寺上香祈福的時候,又遇到了向來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僧無塵。當無塵大師算出李妃此胎必是男孩,當這訊息傳回皇宮時候,整個後宮都要沸騰了,李妃的待遇立刻由低谷上升到頂峰,皇上簡直待她如珠如寶,日日歇在她那裡不算,飲食起居也照顧地無微不至。皇后看在眼裡難受在心裡,雖然她心裡一再勸說自己,皇上不過是重視李妃肚裡的孩子,對自己還是如常的。但“母憑子貴”,這道陰影卻也悄無聲息地籠罩在她心頭。
李妃要是真生了個兒子,那就是梁國的當朝太子。自己今年三十六歲了,李妃卻還只有二十四。自己在逐漸老去,李妃卻風華正茂。自己唯有一個女兒,李妃卻有兒子傍身。整個皇宮裡,沒有哪個妃子敢給予自己這樣大的威脅,可是李妃就做到了。皇上會不會因為喜愛兒子而更加愛上那個女人?自己會不會在失去皇后威儀的同時也失去夫君的在意?皇后簡直覺得心煩意亂,臉色越加不好看起來。
“哼,自然她的身子最金貴,懷著龍胎呢,本宮受些怠慢也是應該!”
董嬤嬤不知道該怎麼接話才好。她瞭解皇后的脾氣,又直又拗,雖然現在應該勸她大度,可她知道這樣只會讓皇后心裡更憋屈更難受。可現在也不能順著皇后說,因為皇上已經隱隱指責皇后對李妃太過冷淡了。
董嬤嬤想了想,終於想起一件趣聞來,便道:“娘娘,你日日在宮中聽不到外面的訊息,奴婢倒是聽說了外面李相國府裡發生的一件趣聞。是李妃娘娘她妹妹的。聽說這位有名的小才女栽了跟頭呢!”
“哦?竟有這事?你快說與我聽。”皇后打起了一點兒精神。聽對頭的倒黴事總是能讓人稍微開懷的。
“是這樣。聽說前幾日,那位相國府的二小姐去銀屏樓裡給她的一個朋友送別,這兩位小姐看中了銀屏樓的落雪廳。偏生那個落雪廳早被別人捷足先登了。李家就派人過去,把人請了出來。落雪廳裡的那一位公子倒也好說話,就將地方讓出來了。”
“哼,貌似恭謹,實則霸道,和她那假清高的姐姐一個模樣。”皇后鄙夷道。
“娘娘說的是。”董嬤嬤接著說:“那位二小姐就和她朋友進了去,過沒多久就聽見從落雪廳裡傳來琴聲。這二小姐的琴藝是李妃娘娘親自傳授的,號稱京城裡的琴仙子,彈琴自然是很好聽,外面的人都聽楞了,銀屏樓裡有讀書的客人,都說這琴聲清幽好比落雪,李二小姐佔據這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