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時日她已明瞭,官宦人家男兒求得便是那份功名,早早定親的,不是出身好用不著功名,便是性情頑劣於功名無望。
想起前世從未謀面的大少爺,聽聞他學於太學,年紀輕輕便做得一手錦繡文章。只待來年聖上開恩科,便可一朝魚躍龍門,位極人臣。如此少年英傑,若頂著七品縣丞之子娶妻,那豈不是糟蹋了。
章氏當真好福氣,長子成器幼女嬌憨。想起前世自己無緣的兩個孩兒,再看如今四丫,她卻是有些明白。
於女兒家來說,夫君的寵愛最為次要,出色的兒女,才是人老珠黃後永久的依靠。
不過天下間不孝兒女也從不缺,是以比起生兒育女,自身手中有權錢人地,才能永遠掌握主動,立於不敗之地。
想明白這一層,她再去回顧吳媽媽那御下手段,先前模糊的地方竟是完全吃透。
“這孩子,眼睛發亮盯著花瓶,是在想什麼?”
宜悠坐好,不卑不坑的回答:“比起天下多數婦孺,夫人家資豐厚,兒女俱全且孝順,當真是一等一的有福之人。”
章氏順著她的話想了想,可不還真這樣。雖然這些年夫君本性逐漸顯露,可她卻擁有了當初清俊舉人最為意氣風發的十五年。如今不過是一個糟老頭子,沈四丫稀罕就拿去,她還不樂意伺候。
這樣想她也豁然開朗,拉起女兒手:“誰都不如你有理多,罷了,路上她也可陪你解悶。”
“娘最好了。”
巧姐一個沒忍住,抱孃親滿懷。
兩人方才一個在用宜悠特意做的圓餅,另外一個拿喜餅當四丫捏著玩。此時一擁抱,巧姐直接在章氏那大紅綢褂背後摁下兩隻掌印,而章氏手中肉餡也呈一圓餅,黏在巧姐對襟處刺繡的荷花圖上。
宜悠垂下眼角,假裝沒看到,心裡卻將這一幕印在心底。
這對看似高貴且氣場強大的母女,原來也有這般笨拙的時刻。一瞬間,神壇坍塌,二人走向凡間。
**
吳媽媽聞著滿室肉香進來,就見夫人和大小姐各自換一身衣裳。
“夫人,老奴已經查清楚,四丫曾託人買些養身的草藥進府,這是門房當日留底的方子。”
章氏抓過來掃一眼,當即拍響桌子:豈有此理,咱們這小廟,可真容不下這尊大佛。吳媽媽,喊人,咱們且去老爺書房。
宜悠與巧姐並行於章氏之後,二人身後是吳媽媽與兩名丫鬟,浩浩蕩蕩的隊伍一路向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