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小說:顧三娘再嫁 作者:圈圈

,典簿,從上往下被擼了個一乾二淨,眼下整個國子監都成了空殼。

此案一經審查,朝野一片譁然,個人心中都有一把算盤,李崖即是主謀,案件就不必再追查下去,安如海遺憾蔣中明這個老狐狸沒把京裡的權貴的人家得罪乾淨,而那些權貴的小辮子被蔣中明抓在手中,在面對蔣安之時,不免要重新審視,直到這時,蔣系之中那些心腹才回過神來,不由佩服蔣中明目光長遠。

外面的這些八方風雨,顧三娘自是不知情,她從知道沈拙平安無事後,就每日巴巴的盼著他回來,這日,她正在屋裡做活計,蔣錦言院子裡打發人過來,說是要請她過去一趟,顧三娘暗暗生疑,前些日子,孫氏每日都會過來找她說話,而今回想過來,她已接連好幾日沒見她了,這麼一想,顧三娘問道:“你們錦三爺說了是甚麼事不曾?”

來傳話的是個媳婦子,她搖了搖頭,說道:“三爺沒說,三爺也請了吉昌公主過去呢。”

顧三娘見此,她點了點頭,便和彩雲往蔣錦言住的院子去了。

等進到蔣錦言的院子,顧三娘看到吉昌公主和孫氏都默默坐在旁邊,而那蔣錦言在屋裡來回踱著步子,看起來滿臉焦急的樣子。

屋裡的丫鬟婆子都在外面守著,屋裡就她們幾個人,顧三娘問道:“這是怎麼了?”

蔣錦言停下來,他看著顧三娘說道:“大嫂,爹進宮面聖,已經好幾日沒回來了。”

顧三娘摸不著頭腦,依著她來看,蔣中明是丞相,面聖不是常有的事情麼,再說他時常不在家,他們又不是頭一回才知道?

顧三娘聽的雲裡霧裡,孫氏卻是官宦千金,她從小耳濡目染,比顧三娘和吉昌公主都懂得多一些,她說:“大嫂,前些日子安家彈劾老爺,老爺把安家的摺子燒了個乾淨,如今老爺是去負荊請罪,只是聖上正在閉關修煉,他不見老爺,老爺在皇帝的宮門前等了三日呢。”

這些話都是蔣錦言告訴她的,蔣錦言對她們說道:“前些日子,大理寺動刑的時候,打死了一個舉子,於是便有流言傳出來,說爹是屈打成招,視人命如兒戲,還有些讀書人給爹列了個甚麼罪狀,說是要告到御前。”

其實死在大理寺的冤魂不計其數,只是這回背後有安家推波助瀾,再加上蔣中明是主審,案犯又是他的親生兒子,自然就越發引人注目。

顧三娘聽了半日,算是明白幾分了,她沉吟片刻,對蔣錦言說道:“這事找我們過來只怕沒甚麼用處,你可曾找過老爺的幕僚或是其他族親問一問呢,他們再怎麼也比我們這些婦道人家懂得更多一些罷。”

蔣錦言回道:“問了,老爺帶著請罪書入宮的事,連門下的清客都沒說。”

再者自從生出科舉舞弊的案子,蔣中明就將蔣錦言拘在家中,不光停了學,就連先前交好的那些世家公子也不許見面,要不蔣錦言還能找他們打聽訊息呢。

屋裡這幾個人,吉昌公主平素不與他人來往,蔣錦言和孫氏都一團孩子氣,就是顧三娘她自己,一個鄉下來的婦人,更是甚麼也不懂,這蔣中明走時沒有交待,如今就剩他們六神無主,眾人都不知該如何是好。

沉默半晌,顧三娘環顧一眼,她說:“依我的愚見,老爺既是這麼做,必定有他的道理,咱們別自亂陣腳,靜待訊息就是。”

一直沒有說話的吉昌公主開口說道:“大嫂說得有理,這幾日我們老實待在府裡,莫給老爺添亂。”

孫氏眼巴巴的望了蔣錦言一眼,她問:“那這事要不要跟婆婆說?”

吉昌公主瞪了她一眼,她說:“你糊塗了,她老人家本就身子不好,何苦再叫她擔驚受怕。”

她們這二人是親妯娌,顧三娘不便插嘴,於是低下頭裝作沒聽到,那孫氏唯唯諾諾的點著頭,想到家裡的窘境,往日無憂無慮的臉上再也沒有笑模樣了。

顧三娘陪著坐了半日,彼此也沒個頭緒,顧三娘想起沈拙,她猶豫了一下,對蔣錦言說道:“這兩日你大哥就能回來了,或許能找他拿個主意。”

蔣錦言算了一下日子,撫掌說道:“哪裡還需要過兩日,明日就是大理寺結案的日子呢。”

顧三娘心頭一喜,先前蔣中明只跟她說沈拙不日就要家來,卻並沒告訴她到底是哪一日,這會子聽說他就要家來,心裡自是不勝歡喜,她心裡盤算著要去接沈拙,於是對蔣錦言說道:“我明日帶著兩個孩子去接他。”

蔣錦言對她說道:“家裡有我這個男人在呢,哪裡還需要嫂子去接大哥,你就在家裡等著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