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一樓以上所有房間。
火焰彷彿一場淨化,燒盡所有不潔的東西。
第三章 四季酒店的羅生門和共犯
題記:人的命運,會因為單純的邂逅而發生改變。
【白然。】
四季酒店大火,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最後;警方調查得知,傷亡微小事故由客人不慎將菸頭掉入沙發而產生,意外事件。
讀到報紙上最新新聞,我心裡嘆出一口氣。
什麼是至極的愛?
班上女生拿過報紙,她們饒有興趣讀起上面心裡測試:有一天你殺了人,愛你的人會不問理由幫你處理後序。她們帶著羨慕的口氣說完,笑做一團。
不自覺皺眉。
我無法理解,分擔犯罪的物件有什麼好羨慕。
從四季酒店報道中轉移視線,窗外天空晴朗,水洗過般湛藍,淨化一切汙穢的東西。
分享喜悅,快樂會增加雙倍。共同承擔犯罪,壓抑在心口的窒息感,增加二十倍。如果這種隨時會死的承重感稱之為愛,班上女生所向往的東西躺在墳墓裡。
很想告訴那些女生,那不是愛,是共犯。
很久以後回想,我恍然察覺,扒完衣服又抱著我哭的女孩承受很大壓力。
她以為我殺了人,還包庇了我。那時我有點後悔,早知道應該告訴她,程音的死和我無關。
此時此刻,我自顧不暇,一門心思都放在,走出程音房間的李想。沒有注意到,在我最無措的時候,曾被我戲稱陰鬱的女生,她站在我這邊,她叫陸媛。
陸媛並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她冷漠的眼神,總是透出一絲尖銳。她讓我想到書櫃裡那臺相機。她眼眸有看穿事物本質的敏銳,雖然她還稚嫩不夠成熟,卻足夠在冷靜,在明知四季酒店裡發生刑事案件的情況下,默不作聲。
正因為她古怪的性格,才會幫我。
從那開始,陸媛成了我的共犯。
共犯這個詞充滿罪惡,也充滿誘惑。兩人是否能互相信任,共同保有秘密。或是,毫不猶豫相互背叛。
無論那種,對我來說都是不錯的體驗。
人生是一場又一場戰鬥,我很樂意接受挑戰。
黑澤明在1950年拍攝的電影《羅生門》宣告鵲起,事實上它來自芥川龍之介的另一個故事《竹林中》。強盜綁架了武士,並當武士的面玷汙武士的妻子,武士被殺死。
武士怎麼死?
強盜、妻子和武士的靈魂卻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強盜說,完事後,妻子喜歡上了他,並挑動他們決鬥,在決鬥中殺死了武士。
妻子說,武士對她的失身很蔑視,絕望下,她殺了武士。
武士的鬼魂說,妻子被強盜佔有後卻要求強盜殺了自己,強盜不幹跑了,他覺得萬念俱灰,自殺。
一個簡單的事實被描述的撲朔迷離,大家都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描述。
四季酒店裡程音的無故死亡,如一場撲朔迷離的羅生門。
梳理與我有關的那一部分。
那天晚上,我準備離開酒店,無意間看到李想從酒店房間出來,心生好奇開啟未關緊的房門。
程音滿身是血躺在沙發上,她微眯這眼睛神志不清,程音顫抖著嘴唇,好像發現最後的救命稻草,卻阻止我撥打救護車。
她掏出手上的十字項鍊,她附在我耳邊悄悄說的話,和項鍊銀質一晃而過流光一起,淹沒在我的耳鳴聲中。
回過神時,只剩下,震耳欲聾的火警報。
兇手和項鍊有關。我不願相信李想是兇手,或者說,在我找到真憑實據之前,兇手可以是任何人。
想要抓住兇手,必須懷疑每一個人。
每一個,和程音有關的人,我第一懷疑物件。
陸媛。
她的房間在程音對面,看到滿身是血的我,什麼也不問竟然把我這個麻煩帶到房間。
不可思議。
這種疑慮從她抓住我手的瞬間,就植入在我心裡。看她一邊扒我的衣服一邊又哭,真是奇怪,弄得是我在欺負她。
最後,我乾脆放棄掙扎,看她到底想幹什麼。
她一副‘果真如此’的眼神,陸媛大概從那時開始認定,我殺了程音。
無從解釋。
既沒有證據證明程音不是我殺的,我也不想陸媛知道,李想曾出現在程音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