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邑辰看見葉敏文運動過後,兩頰紅撲撲的,一雙明亮的大眼睛裡盛滿了快活,看見兒子這樣,他心裡也高興。
從把兒子挪到正院開始,雨瀾就不斷地和他探討孩子應該怎麼教育。葉邑辰說文兒年紀大了,應該請個先生給他開蒙了。
雨瀾卻說咱的孩子是金枝玉葉,又不用考舉人考進士,這麼早教他四書五經有什麼用,所以請先生不用急在一時,這個階段有我教他描紅認字也就夠了。
雨瀾那一筆字寫得相當飄逸靈動,就是葉邑辰自己也沒法和人家比(小時候缺乏名師教導,有時間光顧著拿刀子砍人去了)。
葉邑辰說,文兒已經五歲了,武藝也該學起來了,本王五歲的時候已經跟著太祖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了。
雨瀾又說孩子那身子骨一看就不結實,這麼小跟著你摔摔打打,萬一磕著碰著了怎麼能成,還是再大一點兒再開始學。
葉邑辰氣結,最後問她,那你說怎麼教?
雨瀾說孩子這麼大正是愛玩兒的時候,我就天天帶著他玩,讓他一邊玩一邊識字,一邊玩一邊給他講道理,他看著身子骨不是太好,多出去跑一跑,玩一玩,等再過個一兩年,等他大點兒了,身子好了,你再教他習武!
雨瀾還專門為這種教學方法總結了一個名字:寓教於樂!
這話怎麼聽著怎麼有點誤人子弟的感覺,也就是雨瀾這個後媽敢這麼說,要是換個人說出來,肯定會被人誤會成別有用心。
王爺最後不知怎麼的居然還真就同意了。
然後雨瀾就開始帶著葉敏文各種玩兒。而且玩出了各種花樣,比如她叫匠人做了一個皮球,在高出固定一個鐵圈,把皮球往鐵圈裡扔(籃球)。
這個遊戲出來之後,葉敏文果然喜歡。葉邑辰也試著玩過一兩回,說實話,他也很喜歡,只是不好意思像是孩子一樣那麼瘋玩兒。
她一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