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體面的,若是讓別人知道了,總歸……”長公主微一沉吟,她相信,顧明萱是個聰明的孩子。
顧明萱聞絃歌而知雅意,說道:“表姨放心,萱兒知道的,今天進宮。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都十分的和藹,萱兒很喜歡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
長公主滿意點點頭,既然都和藹,那自然就是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有事發生了,可就和藹不起來了。
顧明萱帶著太后的賞賜出宮去了,長公主面色陰沉,睇了一眼秦嬤嬤,迴轉到太后宮中。
之後,皇帝便傳話給皇后,說是太后宮人有一批人年紀到了,該放出去了,需要重新填補人進去——至於之前的到底是放出去了,還是魂歸九天了,皇后都無所謂,能打消一下太后的氣焰,讓太后不要天天給她添堵,這才是皇后最高興的事情。
皇后與太后的博弈。顧明萱管不到,她回到順安侯府,便去面見了崔氏,說了太后與皇后都很和藹——崔氏肯定是不信的,太后那般的叫顧明萱進宮,顯然不是想要抬舉顧明萱的,但是既然顧明萱這麼毫髮無損的回來了,而且還說太后和皇后都很和藹,那就代表,顧明萱在宮中,沒有惹出什麼事端,也沒有受到什麼的傷害。
崔氏的心,就落了地。
顧明荷看著顧明萱到手的賞賜,心中嫉妒的要死——怎麼會這樣,明明自己生得比顧明萱美麗、性子比顧明萱好、琴棋書畫比顧明萱精通……除了何氏的身份不如華清郡主之外,自己樣樣都比顧明萱強,為什麼顧明萱能夠得到皇后和太后的喜歡,自己卻只能被關在家中。什麼都做不了?
明明,自己才是順安侯府最好的姑娘,所以,最好的東西,理應歸自己才對!
顧明荷心中又妒又恨,真的後悔自己當時沒有慫恿何氏把顧明萱給除掉,若是除掉了顧明萱,現在這一切的榮耀,都應該是她的。
而第二天,皇后就又派人來給顧明萱賜了一盒宮花,說是內務府新制的,她看著新鮮,覺得很是適合顧明萱這樣的小姑娘,便送來給顧明萱帶著玩兒。
宮花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皇后的喜歡,卻是非常的重要的。
崔氏再一次感嘆,自己這個大孫女,真是人緣太好了。
顧明萱接到賞賜之後,也有些意外,她不知道,皇后這次因為得到了皇帝的支援,把太后宮中的人換個個遍——換了個遍或許有些誇張,但是太后原先倚為心腹的秦嬤嬤已經死了,其他三個嬤嬤有兩個被放出了宮,太后身邊得用的大宮女,八個人中,一個都沒有留下來,至於接下來的二等三等的宮女,也被皇后換掉了大半。
這等於太后的手腳,幾乎全都被打斷了,而剩下的幾個,卻還是平常就謹小慎微的,這次被嚇到之後,更不敢讓太后胡來了。
太后氣急敗壞,可是這是皇帝和長公主聯手乾的事情,太后想要罵皇帝和長公主不孝。但是皇帝和長公主都不到她身邊去,而在別人面前罵,太后又不願意,她怕損害了皇帝的名聲。
皇后此戰大獲全勝,所以,對參與到此事中,並起了重要作用的顧明萱,看得非常的順眼,所以,便給了顧明萱這麼一個體面。
顧明萱雖然不知道這番情由,但是皇后抬舉她,她也不能落皇后的面子不是,所以表現的很是高興,對著來送東西的公公表達了對皇后和八皇子的真誠祝願,當然,顧明萱也對送賞賜的公公的表示了自己祝願的心是多麼的真——和真金一樣真。
公公對顧明萱的真金,非常的滿意,回去之後,對皇后誇讚了顧明萱幾句,說她“溫良恭順、嫻靜有度”,皇后聽顧明萱還祝願自己兒子好,也很高興。
兩人各自歡喜,至於太后,不說也罷。
……
從宮中回來後的第五天,顧明萱去謝家,兩人說話的時候,就聽到了一個訊息,光祿寺卿的嫡次女,才貌雙全、品行溫良,被聖旨賜婚為八皇子妃。
此女,是七夕鬥巧宴席上,畫這一項的魁首,顧明萱知道這個女孩,上輩子,這個女孩嫁的人家自然是不錯的,但是。她的結局卻不太好,生得兒子早夭,之後傷了身體,再沒有生育,因為兩個人都是曾經虔誠求子的人,所以顧明萱與她還認識。
她在夫家過得不算好,雖然是正妻,丈夫也還算是體貼,她也把後院掌握的牢牢的,可是婆婆卻因為孩子的事情,對她很是看不上眼。
顧明萱不知道,這輩子自己改變了她的命運是好是壞,但是,她卻也無法救到所有人——相比與謝君如,她更願意救下謝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