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長時,駐徐州。一日,胡的父親從浙江孝豐老家來看他。衛兵去報告,胡說:“此人我不認識,叫他回去。”衛兵出來回報胡父,胡父甚詫異,對衛兵說:“他是我兒子,我是他老子,他怎麼會不認識我?你再去對他講,叫琴齋(胡宗南號)自己出來見我。”衛兵只好再進去報告,胡宗南立馬翻臉說:“哪來的混賬老頭,如此無賴,快把他攆走!”隨後又派一心腹副官跟蹤其父,認準所住旅館。當晚,胡宗南才換上便裝去旅館看父親,給了老人300塊錢,說:“以後你不要隨便到司令部來找我,快回家吧。”胡父大罵兒子勢利,竟不認親生父親。一怒之下,錢也沒要,向老鄉借點盤纏回了老家。

段祺瑞討過幾房姨太太,這與當時的軍閥政客們看似無二,所不同者,是段已經有了尊重女性的意識,他娶姨太太,從不採取欺男霸女、巧取豪奪的手段。他的第四位姨太太入門時愁眉不展,段一打探,原來她已經有了意中人,段便吩咐妻子要像嫁女兒一樣,成全她和意中人的婚事。段祺瑞讓姨太太出嫁,一時傳為佳話,也多少能體現出段在私生活上較為檢點的一面。

軍閥範紹增家是名副其實的大家庭,光姨太太就三四十個。範紹增專設了總管事、管事數人,其下配汽車司機、弁兵,花匠、跑街的、打雜的,中廚、西廚和飼養員等各色人等,林林總總,不下百十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內遷重慶,一時權貴雲集。範紹增為了讓太太們跟上時代的步伐,專門從上海聘來一幫教師,培養妻妾們學習西方文化。太太們開始西化,當中較有文化的兩個姨太太趙蘊華、何蜀熙,隨即成了重慶上流社會的花使,對範後來的飛黃騰達,起了不小的作用。範尤其寵愛十七姨太,兩人常在球場、游泳池等場合追逐嬉戲。關於十七姨太的風流韻事頗多傳聞,有好事者寫成《十七姨太外傳》出版,一時重慶“洛陽紙貴”。

1933年春天,範紹增的小妾紫菊(原為小老婆張紹芬房裡的丫頭),在重慶開明學校讀書時,與尚未成婚的校長王世均產生私情。後事情敗露,王世均被範抓到範莊關起來,眼看兩人大禍臨頭。這時,被張紹芬請來的兩位親家王瓚緒、陳蘭亭求範饒他倆一命,王母也在一旁叩頭求情。範紹增雖說是個粗人,但重人情,講義氣,粗中有細。尋思再三,他決定把人情做到底。當眾宣佈:一、收紫菊作乾女兒,王世均作乾兒子;二、備辦幾桌酒席,為二人道喜;三、送紫菊大洋5000,作嫁妝費。全場皆大歡喜。王瓚緒連聲讚歎:“範哈公,你搞得漂亮!”

抗戰期間,宋氏家族的姊妹兄弟一度都在重慶。蔣介石對宋美齡說:“我想讓子文、子良、子安他們邀請阿姊和大阿姊一起到黃山聚餐。”宋美齡打電話給宋慶齡,宋慶齡沒答應,宋美齡勸道:“這是我姊弟自家聚會,其他人沒有呀……”宋慶齡聽後猶豫了一下,說:“不來囉,這兩天我正犯病,身體很不適意。”宋美齡一聽即說:“我馬上派醫生來給你看看。”宋慶齡說:“不用了,我正在服藥。”這次由蔣介石提議的家宴,宋慶齡最終也沒去。

林森雖貴為一國元首,但生活上簡樸之至,得過且過。林的夫人鄭氏早亡,林便終身不再續娶,家裡因此也無直系親屬,長年獨身一人。這與北洋政府的大總統、國務總理們動輒妻妾成群形成鮮明對照。林平生不嗜菸酒,不近女色,經常獨自上街購物。抗戰期間在重慶,林坐車經過上清寺,路旁有一賣木桶的小販,即下車買了個洗腳盆拎回車裡。

康有為晚年,家中成員龐雜,除元配夫人張雲珠於1922年去世外,他還有五個妻妾和六個未婚子女,日常侍候這些老爺太太、公子小姐的有10個女僕、30多個男僕以及廚師等僱員。他家還有兩個印度人看門,以捲起來的白布包頭,滿臉絡腮鬍子。此外就是川流不息的前來寄居的門生故舊和食客,少則十餘人,多則三十餘人,康一概款待如賓,模仿戰國時期孟嘗君的古風,叫做“養士”。

1942年,蔣經國夫人生孩子,蔣託侍從醫生吳麟孫物色保姆。吳不敢隨便找人,就把他在助產學校畢業的女兒叫去當差。事後蔣經國向蔣介石報告此事,蔣介石說:“吳醫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女兒?”

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後,感情甚篤,很少口角。宋美齡偶發脾氣,蔣都一笑而過。兩人居家都不乏涵養。宋為數寥寥的一次“撒潑”,恰被張治中撞見。當時宋美齡氣急中脫下高跟鞋“遙擲”蔣介石,正中蔣的肩頭,鞋落在沙發前。張治中正好登樓入室,見蔣被鞋擊中後仍以微笑相待,便快步過去拾起鞋,送到宋美齡面前,算是給蔣解了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