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稿紙放到任軍的面前。
任軍望著威廉皇太子的親筆證據,心裡一個勁樂,滿臉陰笑的慢慢的收了起來,別看現在是一張輕飄飄的紙張,日後那可就是數不清的美元。
事情既然已經商量妥當雙方均無異議,商場上說一千道一萬那都是空口白牙,最讓人信得過的還是有一份合同擺在那雙方面前,誰心裡也有數,日後有個什麼差錯也好有個憑據。
例如那些德國購買軍火汽車的數量了,還是那些軍火汽車訂單了,這都大面上合同,當然要在麥克——福特集團公司的董事會上大張旗鼓的簽定了,像那些什麼暗裡秘密的合作,相互的許諾等等見不得的人私下裡暗中交往的事情,當然就需要有一個秘密協定了。
“麥克先生,對付英國在墨西哥那些事情,千萬要謹慎,我就等您的好訊息了!”威廉皇太子簽完秘密合同以後,一個勁的囑咐暗示任軍千萬不要把德國也給捅了出去,什麼德國勝利以後堅決不會虧待麥克先生了,麥克先生是德國的友好夥伴了等等討好話,威廉皇太子說了一溜夠。
“威廉先生您放心!”任軍聳聳肩笑呵呵的說,“我麥克是最講究誠信的人,拼麥克——福特集團公司這點實力能跟日後的世界霸主德國相比嘛?”
“呸!”威廉皇太子出了麥克——福特集團公司憋了一肚子的火氣,狠狠的暗罵,心裡嘀咕,‘等德國戰敗了英法等國,再對付美國,先讓你們一個個的得意幾天,現在你們得到的,日後必然讓你們加倍的付出,第一個瓜分的美國公司就是你麥克——福特集團公司……’
幾天過後,美國的街頭忽然冒出了若干曾經參加過墨西哥戰爭的老兵,還有一些美國與墨西哥戰爭期間受到英國迫害過的商人,學生等等人物,在美國的各個大城市發表演說,痛訴英國當初在墨西哥期間倒行逆施,迫害美國人民。
這些人都是任軍根據以前手裡現有證據和威廉皇太子提供的那些證據派人進行了重新的整編,添枝加葉,把本來就可恨之至的英國,裝扮成了茹毛飲血,殺人不眨眼的魔鬼。
俗話說的好,掉進河裡不見的能把人淹死,但是每人一口唾沫卻能把一個人活生生的淹死,輿論的導向作用是很大的,輿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但這種力量威力是難以估量的,就拿另一個時空比較風靡的足球之戰打個比方,在開戰之前,球員就面對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來源於各種媒體的吵做,眾說紛紜,如果贏了便是多麼多麼的強,一旦輸了則一文不值。
任軍為了把這場戲演的有滋有味,故意調動了社會最有力的輿論工具——媒體的參與,各個電臺報紙雜誌社紛紛報道英國人對美國人民犯下的罪行!
(大家好!讀者是水,寫手是魚,表面上看魚似乎是主角,但卻不是,沒有水魚還能活嗎?汽車沒有大家手中的魚食——月票,汽車能長大嗎?大家就支援兄弟一把,謝謝了!)
第四卷 第一百七十一節 透風
第四卷 第一百七十一節 透風
媒體的加入更加加重了打擊英國的力度,或有或沒有的罪惡行徑,一時間全部都記到了英國人的頭上,一段段的活生生的口述足以把英國人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混蛋。
任軍採用對付英國人的手段實際上採用的是美國人最善長的輿論手段,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美國在發動每一場罪惡的戰爭之前都要進行大量輿論宣傳來蠱惑人心,把美國的軍事行動描繪成正義的戰爭,把美軍描繪成正義之師。
在極度渲染了對手的殘暴後,美國媒體會讓人們感到,美國再不干預不行了,美國不能允許在這個世界上有這種惡魔存在。
於是美軍的干預就成了正義行為。
例如某年美國打某國,繞過了聯合國安理會,但之後美國媒體卻不斷報道安理會事後的一些安排,似乎美國的軍事幹預行為還是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美國人為要把戰爭描繪成“乾淨”的戰爭,即不會造成無辜死傷的戰爭。
為此,美軍提供給電視臺的鏡頭往往是“精確打擊”的鏡頭,炸彈如何打中了目標,轟炸機如何順利完成了使命的鏡頭。
任軍對媒體輿論有著深刻的認識,無論麥克——福特集團公司推出任何新產品,都離不開輿論界的宣傳,任軍在與媒體長期的打交道過程中也培養了一套熟悉的技巧,知道如何控制並操縱媒體去影響輿論。
任軍利用媒體競爭的特點,控制報道機會地供給。
只把採訪的機會和機密的訊息給一些聽話的新聞記者或雜誌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