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味經書院刊書處的印記,皆以竹林為標記。這張照片在沖洗拼接時,用的是刊書處的底版,所以也帶了一點竹葉小尖,成為該照片是味經書院處理的最關鍵證據。”姬雲浮道。
我暗暗佩服,這個發現說破了很簡單,但能從黑印聯想到書標,這需要極強的觀察能力與聯想力,還有大量的資料儲備。我看了姬雲浮一眼,越發覺得這男人深不可測。
“當我搞清楚這件事情以後,興趣更大了。味經書院刊書處在1931年已經遷來岐山,所以這張照片肯定是在岐山處理的,我實在沒想到,佛頭案居然還能和我的家鄉扯上關係,這真可以說是宿命的安排。”
“可是,味經書院不是個出版機構嗎?”木戶加奈不解。
“民國時期,照相技術與印刷息息相關。味經書院遷至岐山以後,除了搞出版以外,對攝影業務也有所涉獵。歷代陝西主政者,都利用過這個技術,來為自己做政治宣傳,像是陸建章、陳樹藩、馮玉祥、劉鎮華等等……”
姬雲浮在書堆和書架之間來回徜徉,邊走邊說,說到關鍵之處,隨手就能拿出一頁文獻或照片以資佐證。那些資料看似擺放得凌亂不堪,對他來說卻是信手拈來,一切熟稔於胸。一會兒工夫,屋子裡桌上地板上已經擺滿了資料,放眼望去白花花的一片。木戶聽得非常認真,還拿出小本本來記錄,倒顯得我有些漫不經心。
姬雲浮說:“當我發現這照片是偽造的以後,冒出來兩個問題:一、這張照片的原版是什麼;二、為什麼要偽造。”
“我想我可以解答第一個問題。”我平靜地回答。姬雲浮聞言,雙目精光暴射,走過來雙手抓住我肩膀,急切問道:“說,快說!”我問他:“你知道付貴嗎?”
姬雲浮道:“哦?付貴,是那個逮捕許一城的探長吧?”他果然對佛頭案有精深的瞭解,對裡面的人名如數家珍。我把去天津尋訪付貴的事情說了一遍,說從他手裡得到一張原版照片,可惜已經被方震拿去檢驗,我只能口頭簡單描述一下。
原版與偽造版最大的差異,是少了一個許一城。姬雲浮聽完我的描述,鬆開手,閉起眼睛沉思片刻,突然睜開,拿起一支馬克筆,在膠片上把所有不自然的地方勾勒出來,輪廓恰好是一個人形。他拿給我看,我點點頭,許一城大概就是在這個位置。
姬雲浮一拍大腿:“這樣第二個問題我也搞明白了。”他快步走回到幻燈機前,指著那張照片道:“當你們看到木戶有三這張單人照的時候,會想到什麼?”
木戶加奈“啊”地叫了一聲,一臉興奮:“是拍照者!”
姬雲浮滿意地點點頭:“所有的公開資料裡,許一城和木戶有三的考察隊只有他們兩個人。我們看到木戶有三的獨照,自然就會聯想到,拍照者是許一城——可是,真正的照片,卻是他們兩個的合影,這說明什麼問題?這說明還有第三者存在!一個在所有記錄裡都找不到的第三者。”
我腦海裡一下子就浮現出一個名字:鄭虎!
這是我目前知道的唯一一個與考察有關的第三者。可是時間有點對不上,鄭虎在考察前就返回安陽了,難道說,還有一個人不成?
“能確定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和地點嗎?”我問。姬雲浮遺憾地搖搖頭:“如果有原版底片,說不定能分析出來拍攝時間,光是這張翻拍的,就沒辦法了。”
姬雲浮頭腦敏銳,又對岐山掌故熟稔,如果我把鄭虎和青銅關公的事告訴他,說不定能找出端倪。我陷入猶豫,這個人能力沒問題,但究竟可信與否,還有待觀察。
這時候木戶加奈道:“日本方面的記錄裡,確實只有記錄我祖父與許一城先生同行的記錄。這個第三者,會不會只是路過的村民幫忙拍照呢?”姬雲浮立刻否定了這個說法:“第一,那個時代的照相機不像現在這麼便捷,沒經過專業訓練,是很難操作的;第二,如果只是普通的旁人幫忙,為什麼事後要特意給照片進行處理?”
木戶加奈失望地表示贊同,她把記錄本放下,又滿懷希望地開口道:“如果能找到當時味經書院的記錄就好了。”
姬雲浮道:“我一直以來,都在蒐集和味經書院有關的東西:縣誌、館藏、舊書舊檔案、甚至師生筆記和校方賬本,希望能從中找到蛛絲馬跡。可惜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找到和這件事有關的任何記載。不過……”他關掉幻燈機,重新坐回到座位上,露出笑容:“不過我的努力也並非沒有收穫。我想你們兩位一定知道,許一城審判的時候,留下了三本筆記。這三本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