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4 / 4)

小說:重生之鋼鐵大亨 作者:無組織

了節約造路費用,把褲汊子河攔腰截斷填土直接造路。到沈淮決心建渚園小區、改造老街、清理褲汊子河,才把學堂街重新挖開,使河道重新跟外側的通江豎河相通,又新修了河橋。

褲汊子河橋北面就是老街,位於學堂街的北側,清末遺存在的石牌樓經過翻修,巷子口也用青磚新鋪了地。

站在巷子口往裡看,大約只有七八米的狹窄巷道,都用青磚新鋪了地。有工人連夜在豎鑄鐵的路燈柱,這些路燈柱豎在巷道的當中,就直接限制任何車輛進入。

老街的改造規劃示意圖,用一塊銅牌銘刻,豎在石牌樓下。從示意圖上能看出梅溪鎮是要把老街改造成步行街,限制車輛進入,消防車道分佈於老街的兩側,褲汊子河北岸還要造木製長廊。

熊文斌與潘石華不急著進巷子,而是湊過去研究燈下的規劃圖,這才知道從巷子口進去另一頭就是老河碼頭。正沿梅溪河東岸修築的沿河路,將從渚溪大橋下透過,將老街及老河碼頭再跟渚溪大道接上去。

“梅溪也真是手腳大得很!”潘石華話裡有說不出來的怨氣。

熊文斌負手身後,老街以及學堂街才改造了一小部分,但就從這一小部分能夠看出端倪,看出梅溪鎮政府對學堂街及老街的改造起點很高,甚至要超過市裡對中心街區改造的投入。

楊玉權調離唐閘區前,透過了對梅溪鎮進行財政轉移支援的決議,使得唐閘區九五、九六年度的財政開支,將大幅度的往梅溪鎮轉移,使得潘石華雖然身兼區委書記、區長兩職,但掌握的財政權力,都不及沈淮、何清社兩人,這哪能叫他心裡平衡?

雖然九五、九六年度,梅溪鎮可能會佔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