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3 / 4)

小說:紈絝出仕 作者:世紀史詩

邊村,這兩個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從根子上說都不是青山泉鎮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他們最早就是從魯東地區遷移過來,其實剛解放那會沒有這麼多人,他們大部分都是水上人家。水上人家你也知道都是沒地沒房的主,在解放蘇淮省的時候,他們這些船民為支前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最後論功行賞就在青山泉鎮的旁邊劃了一塊地,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建房,最初形成了江邊村,那時候還沒有小泉村呢。後來隨著開荒也有不少本地人遷過去,聽老一輩的人說,當時本地人和這些魯東船民就沒少發生衝突,但當時考慮到這些魯東船民在戰爭中做出過貢獻,政斧在處理糾紛時對他們也多有袒護,而且這些船民本身就好勇鬥狠,所以這一帶逐漸成了他們的地盤,有什麼事甚至連政斧都插不上手。”

“那小泉村是什麼時候成立的?”李睿還是第一次聽說,接著問道。

“小泉村成立的晚,大饑荒時期我們彭城地區相比魯東省情況要好,所以這些船民不少在魯東省的親戚紛紛逃難來到了我們這裡,原本按照那時候的規定是要把這批人遣送回去的,但是當時我們彭城地區的一位革委會主任恰巧也是魯東省的南下幹部,看到老鄉遭難,冒著被摘帽子的危險,把這些人都留了下來,組織開荒,這才逐步形成了小泉村。所以這兩個村的村民都是以魯東人為主,而且這百分之八十的人當中,基本上一半姓陶,一半姓謝,外姓人基本上很少。而且這些人從根子上都是赤貧,在戰爭年代又作出過貢獻,居然還出了不少的幹部,象鐵山縣的副縣長,市民政局的副書記都是出自這兒的人,就說我們縣公安局的副局長謝寶慶也是小泉村人。這次抗拆的其中一戶人家跟謝寶慶還是親戚,幾次鬧事都是這家人家帶的頭,派出所去處理看在謝寶慶的份上也不敢跟他們動粗,只能好言相勸,這樣也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你的意思是他們抱成團,這才有了已經拆遷的村民一起參加鬧事,要求政斧增加補償?”

“要求政斧增加補償,這裡面肯定有人在搗鬼,最大的可能就是苟富貴那狗曰的。但是村民跟施工隊發生衝突,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為了增加補償阻撓施工,還有其他原因。”

“什麼原因?”

“沙霸!”

“沙霸?”這還個新名詞,李睿一時沒聽懂。

“產業園區建設所需的建材和砂石料主要就是依靠水運,而青山泉鎮最大的砂石堆場就在江邊村,那一帶早就形成了一股壟斷勢力,強拉強賣,而且從堆場到工地的運輸基本上都是這兩個村的村民的拖拉機或者農用車,他們都是老鄉,不是姓謝就是姓陶,外人根本就插不進去,也不敢進去,壟斷經營,不但砂石料要比外面貴,就是短短几公里的運費也要比正常貴上一兩塊錢一方,搞的施工方也不堪重負,張德發和王阿大為了這事都找我反應過好幾次。但我有什麼辦法?讓派出所去處理,人家上面有人也不好處理。上次陳書記發了一次火,情況算好點,現在聽說陳書記要調走,這幾天的情況又有些變化了。再加上因為拆遷問題,不斷有村民阻礙施工,向施工隊敲竹槓,我還真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鬧出什麼大事來。”江連生愁眉苦臉道。

“這些情況你跟老陳都反映過沒有?他是什麼態度?”李睿皺著眉頭道,他沒想到這兩個村的情況這麼複雜。青山泉鎮以後的工作重心就是煤化工產業園區,這兩個村的問題要是不及時解決,不但影響產業園區的建設,而且就算建成了這投資環境好還同樣也決定了將來的招商引資的成敗。

“當然彙報過,陳書記除了把這兩個村的書記、主任叫過來罵一頓,也沒有其他好的辦法。再說了江邊村砂石堆場的老闆陶慶就是鐵山縣陶成民副縣長侄子,這陶成民又和咱們縣的徐書記交情莫逆,你說在這個節骨眼上,陳書記能怎麼辦?”

麻痺的,這裡面的關係還真錯綜複雜,不但有公安局副局長,臨縣的副縣長,還牽扯到政法委書記,也難怪陳世偉要縮手縮腳。李睿的眉頭皺的愈發緊了。

“所以啊,我現在是盼著你能快點上任,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剷除壟斷經營那個毒瘤,那是需要強有力的人物,我是挺看好你的。呵呵,來,時間還長著呢,還是等你正式上任後再說吧,喝酒!”江連生已經有些醉眼朦朧了,笑呵呵道。

李睿端起杯子跟他幹了一杯,看他這副情形,李睿也沒有阻止,他現在基本上每天都在工地上盯著,也難得放鬆一下。

江連生醉倒了,他沒有帶車,李睿扶著他到客房休息,又給他的家裡打了個電話告知一聲。回到正房,李睿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