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部分(2 / 4)

小說:清末英雄 作者:尋找山吹

敢死隊?”段祺瑞問道,“他們隨便找來的部隊,能比我們北洋三鎮的精銳還精銳?”

33師前身就被北洋新軍第三鎮,這是段祺瑞親手帶出來的隊伍,炮兵他不敢說什麼,但要說步兵,他敢說絕不比復興軍第1師差,特別從全師挑選出的精銳,那就更不在話下。戰車營隨便抓一把人去做敢死隊,那還不如在33師裡頭挑。帶著這樣的怨念,段祺瑞師部的門都沒進,轉而直奔灌木林中的戰車營。戰車和自走炮他是看不懂的,他一到地方便向裝甲1師師長李萌培提議由33師組成敢死隊隨同戰車進攻,並保證自己的人絕對保護戰車的安全。

段祺瑞是軍中老人,又是北洋政變過來的,總政對各部軍官的統一口徑是:管理上對這北洋系要絕對提防,言語行動上絕不能輕視。因此,若是其他軍長來,李萌培可以把車、炮、步三者的編制簡要介紹,以使對方知難而退,可對段祺瑞這些人他又不敢說裝甲師的編制是融合了車、炮、步三個兵種。一邊不能說實話,一邊又不能輕視。正撓頭間,一邊的摩步營營長出去隨手拿了一杆步槍進來,他道:“段軍長可能不知道。隨車保護步兵裝備的都是這種半自動步槍,我就怕33師的弟兄用不習慣。”

外面拿進來的步槍非常短,大概類似卡賓槍一般只有一米多一些的長度,但此槍卻比復興軍所用的1896式7mm毛瑟制式步槍‘胖’一些,兩者槍托基本類似,可槍身處的護木更加厚實,奇特的是本應藏在槍身內部的彈夾卻因為子彈裝的太多。怪異的突出來一笑塊,而且它的護手是用鋼板衝壓而成,卻又不像一般步槍那樣延伸到槍口。而是槍管伸出護手一部分。

段祺瑞拿起槍的時候,感覺這槍似乎要比制式7mm毛瑟重了一些,再看槍機也發現它和普通的毛瑟步槍很不一樣。看到段祺瑞的詫異,營長說道:“報告長官。保護戰車的前提是火力一定要密集。而我部是最早裝備神武四式半自動步槍的營。該槍使用九發彈夾,每分鐘射速在三十到五十發之間,這種相當於三到四支普通步槍。射速雖快,但用慣了栓動步槍的老兵在初期難以適應這種步槍的射速,所以明日保護戰車的任務只能我部完成。”

“每分鐘三十到五十發……”包括段祺瑞在內,33師的軍官吃了一驚,真要是這個射速,那真是一個兵頂三四個兵。畢竟保護戰車可不是講究拼刺刀,真要等敵人近到身側拼刺刀了。那戰車還保護啥?

戰車可以造,但一顆子彈中國卻是造不好的。槍的設計基於子彈的效能,可一顆子彈的設計研製沒個四五年難以成熟,所以現在復興軍用的依然是德國人的7mmx57mm步槍彈。圍繞著這顆子彈,為求簡化後勤,步槍、機槍、乃至現在的半自動步槍用的都是這種步槍彈,甚至6。5mm狙擊步槍也想改,但狙擊專用彈需求量少,狙擊手們也反對只為了換口徑而換槍,所以最終不了了之。

半自動步槍的需求在於摩步旅需要更強大的火力,這種火力更不能只靠機槍數量堆砌,而是需要每一名士兵武器射速的增加,所以基於7mmx57mm步槍彈的半自動步槍、以及基於9mm手槍彈的衝鋒槍研發很早就開始了;至於楊銳所提供的某種名為‘47’的全自動步槍圖片(來自後世著名電影戰爭之王中的那段特寫),則因為要重新開發半威力彈最終放入了長期計劃。

觀看過那些圖片的槍械設計師認為, 要想達到上面的效能要求,不光子彈發射藥要重新研發,甚至連槍管材料也要重新研發,最為嚴重的是,中國缺鎳缺鉻,可大規模戰爭必須立足於本國資源,因而槍械不說、半威力彈選型不說、新型發射藥研發不說,就自動步槍槍管材料這一樣,沒有十五、二十年的研究怕難有成果。

其實這話的本意就是:大人,半自動步槍也就夠了,你搞全自動步槍,那豈不是要全軍都裝備機槍槍管?這得費多少錢?中華人多,一千萬支半自動也就夠別國的受的了,真要是弄出一千萬支機槍,您老人家準備打誰啊?

當然,這種基於本國國情理性思考之話語半句也落不到權勢日重的楊銳耳中。於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半威力彈、全自動步槍步槍的研究都已立項;而半自動步槍、衝鋒槍的研究最終是半自動步槍最先解決——情報局弄來了俄m1912半自動步槍樣槍和全套的設計圖紙照片,這種由俄國著名槍械師費德洛夫設計的半自動步槍,在1911年俄國輕武器委員會對於國內外十四種半自動步槍樣品所組織的測試中,它是唯一一款透過所有測試的步槍。

既然它已是最優秀半自動步槍,同時俄國又是敵人,借鑑抄襲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