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部分(1 / 4)

小說:清末英雄 作者:尋找山吹

彭清鵬說完又道:“我的意思是隻靠運河是不行的,如果能佔領巴庫。而後打通巴庫到阿斯特拉罕、察裡津的這鐵路,那後勤補給就會好得多。”

“不!”徐敬熙立即反對,“考慮到……考慮到中亞穆斯林的情緒,我們不能和土耳其作戰。”

徐敬熙的停頓讓楊增新和彭清鵬感覺到了一些異樣,他道,“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

“還有其他的原因。”徐敬熙並不否認,“德國現在正在大規模製造戰車,也就是說,他們明年將需要更多的油料。土耳其人佔領巴庫後所運走的那些油料其實是運至歐洲交付給德國的。如果想要戰爭打久一點,我們就應該讓德國獲得足夠的油,這樣他們就能在西面對俄國維持一種壓力,我們需要這種壓力好使俄國妥協。”

“那英國人怎麼打發?”楊增新想問的時候。彭清鵬先開了口。英國人被土耳其軍隊趕跑後,一個勁的跑來阿拉木圖套近乎,甚至於俄國社會革命黨人、亞美尼亞民族獨立者也跑過來求情。他們希望中國對其進行幫助,俄國社會黨人和亞美尼亞人是很好打發的。但英國人卻不是容易唬弄。之前一直推說中國不能雙兩線作戰,現在復興軍居然北上佔領察裡津。那之前的藉口算是破產了,怎麼應對英國以及協約國是一個大問題。

“他們之前不是支援布林什維克對抗土耳其麼?”徐敬熙也知道英國人的圖謀,他們希望建立一個從伊拉克涵蓋波斯一直到印度的殖民地,只是英國人什麼都想要,也願意出錢,可就是不願意出兵,一開始想慫恿阿富汗,而後又慫恿波斯,最後沒辦法才求助於中國。“這件事情還是讓他們去找外務部吧。我軍作戰範圍只限於中亞地區,不包含高加索,現在進攻察裡津只是因為兩國邊界爭端,與歐洲戰爭無關。”

徐敬熙如此說,在未接到京城新的命令之前,楊增新和彭清鵬只得點頭。英國人被土耳其人趕走以後,在中亞和西亞很多事情都要仰仗著中國,其他不說,他們在阿拉伯地區的糧食和彈藥走的就是西域鐵路和外裡海鐵路。有一次英國人嫌貨物供應不足,楊增新立即建議馬上從波斯修一條鐵路直通伊拉克,英國人嚇一跳,當即就否決了。

和日本人碰面商議的當天晚上,復興軍騎兵軍就在卡爾梅克人和哈薩克人的帶領下,趁夜繞過奧琴峽谷,出現在南烏拉爾河右岸,他們的目的是三百公里以外的阿斯特拉罕。

阿斯特拉罕既然是蒙古人建立的城市,名字自然源自韃靼語,意思是‘免納稅賦。不過這只是一種粗淺的理解,根據哈薩克帶路黨的說法,該城的舊稱其實是哈只達爾罕,因為從前有一個虔誠的哈只在該地居住,為此王公們就免除這個地方的一切稅賦。

哈薩克人說完,以純種蒙古人自居的卡爾梅克人立即糾正,說達爾罕一詞在蒙古語中,是指享有極大特權的人,他們可以免交捐稅、不經召宣隨時覲見、不受刑罰直至第九次才定罪等等。準確的說,達爾罕就是任意一個蒙古人,不論他屬於哪個部,只要立了功就會被加封為達爾罕,他的真正含義就是‘有功之臣’。

將日本人引入西域有拉攏捆綁日本的意思,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分裂蒙古。如果日本人不在巴爾喀什湖以北佔那麼一大塊地方,那麼東西蒙古就會合為一體。到時候蒙古人尾大不掉,鬧著要獨立也是個麻煩。把日本楔在東西蒙古中間,想來定會讓以後的蒙古人獨立分子頭大。

蒙古如此分割。那在西蒙古,也就是哈薩克西部,又再用卡爾梅克人和本地哈薩克互相牽制。因為不好過分壓迫哈薩克,所以卡爾梅克人的牧場只在外裡海一側。現在出兵俄國,明眼人一看這就是要開疆擴土的,是以哈薩克人和卡爾梅克人一個比一個積極,因為這涉及到封地和牧場。而對於阿斯特拉罕這座城市,哈薩克說這是‘虔誠的哈只’,而卡爾梅克人說這是‘達爾罕’。反正一個比一個說的有理,巴不得這城市打下了歸他們。

復興軍騎兵軍司令是蒙古人陶克陶胡,他心中自然傾向於阿斯特拉罕是蒙古人的‘達爾罕’,不過根據就近原則,這地方打下來也不是他的,自然對兩幫人的爭論毫無興趣;而政委文永譽,則更關心阿斯特拉罕的現狀。據悉,這是一座有十三萬人的海濱城市,剛建立的時候。城市就在裡海旁邊,幾百年后里海水退,現在城市離裡海已有兩百米。

而這座城市在建立之初,是在伏爾加河左岸。被俄國人佔領併入莫斯科公國後,為了防禦,城市又遷到了伏爾加河右岸。不管是伏爾加河左岸。還是伏爾加河右岸,都屬於阿斯特拉罕。這座城市不但控制著伏爾加入海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