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替代戰列艦,可戰列艦卻能很容易擊沉航空母艦?”這一次問題問的深一些,楊銳抬頭看去,原來是國民黨的人。
“在歐洲大戰前。誰也不知道飛機能取得這樣大的發展,可僅僅五年,飛機就可以載著十幾個人在天上飛行,部分的替代了火車。我們回頭看,誰能預料到這種進步?戰列艦和航母之爭的結果是一定的,關鍵的問題在於時間。總後給我的時間表是七年,七年時間飛機即可擊沉幾百公里外的戰列艦,而戰列艦還不知道航母在哪。”楊銳語速極快,這方面他是足夠信心的。“關於總後的報告和一些影像資料。今日散會後諸君便可到總參查閱,不過還請切記保密。”
聽說七年之後形勢就會逆轉,擔心海防的代表們在沒有看到報告前暫時放下了心。不過這一輪問題結束,宋教仁忽然問道:“請問總理大人。我國以放棄所有主力艦噸位為代價去簽訂條約,是否值得?”宋教仁發問完,又補充道。“為何不是日本放棄一部分主力艦噸位?”
“主力艦噸位,也就是戰列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所以放棄並不可惜。以同等航速和噸位看,一艘戰列艦的造價幾乎是一艘航母的一倍。我們花那麼多錢去造那麼貴的戰列艦,而最多隻能用十年,真的是得不償失,所以在我看來,這不是什麼代價,而是一種最佳選擇。日本沒有放棄主力艦噸位,十年後她對此一定會後悔,而不是高興,當然,這很大程度是觀念問題,就像步槍一樣,用習慣栓動就用不慣半自動,老覺得不肯靠。”楊銳道。
“那我國與日本之間是否真的要締結盟約?締結盟約如果被英美等國敵視,那當如何?”宋教仁顯然不滿意楊銳單從技術上解釋放棄主力艦噸位的原因,他想知道楊銳對於中日外交到底是怎麼規劃的。
“盟書我已經收到了,日本已經簽字,現在剩下的就等兩國國會批准了。”楊銳從帶來的夾子裡拿出一份盟書,惹得會場頓時嗡嗡作響,中日同盟是去年就提過的,但因為中國在盟書中限制了日本諸多權力,而日本又希望能繼續英日同盟,所以沒有談妥。華盛頓會議期間,確定英國將不再續約英日同盟後,日本迅速向中國靠攏,並一直和中國密切商議如何應對英美壓力,中國承諾放棄所有主力艦噸位,便是中日締結同盟的條件之一。
“諸位代表請靜一靜,靜一靜!總理大人話沒有說完。”看到會場在嗡嗡作響,議長徐貫田開始敲動木槌,讓場面安靜下來。
“諸君,相比於歐美,我們算是後發國家了,而日本就是亞洲的英國,這一點從地圖上完全能得到結論。一個英國就讓歐洲均衡了近千年,那如果日本變成英國,又會給我們帶來何種影響?國際交往中,很多時候是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日本是成為敵人好,還是成為盟友好,我不必細說,想來諸君心中自有公論。
要交朋友自然要付出代價,海軍,對日本而言是最為重要的,這是她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日本這個國家將和比利時、荷蘭一樣變得無足輕重,所以中日之間只有我們放棄主力艦而不是日本。海軍是日本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而日本則是我國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剛才的那個問題問,沒有主力艦那海防怎麼辦?我的回答是,海防有日本即可。
歐洲大戰結束,英法兩國都衰弱了,諸君可以想想,為何英國不再和我們以及日本簽訂同盟條約,而要協助美國舉辦華盛頓會議?要知道她之前可是一直堅持兩強標準的。可現在,他不得不承認美國可以擁有和她一樣噸位的主力艦噸位。為什麼?因為英國已經衰弱了。
以我國的位置而言,以後在海上真正的威脅只能是美國。我們即使會與英國產生糾紛,那也是小糾紛。不是不可解決和讓步的,如果與美國發生矛盾,那很有可能是難以解開的大矛盾,另外還有一點讓人最不放心就是,美國是一個教派至上的國家,諸君千萬不要被她的什麼民主自由所迷惑,這個國家只有牧師教士才能執政。打個比方,這就像在我國只有僧人和道士才能成為稽疑院代表、成為總理和內閣閣員一樣……”
“這種說法是否有所欠妥?美國人向來都是愛錢的。”代表中有人出聲打斷,說話的國民黨代表劉成禹。此君二十年前在東京與馬君武當著滿清貝子的面大罵滿人**,後遊學美國,只認了解美國。
“中國的僧人和道士確實是萬法皆空,但基督教士卻鼓勵致富,希望以此榮耀上帝。這隻能說是教義的不同,但不能說這就不是宗教。比如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他的財產有數億美元之巨,可其中絕不部們捐贈給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