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因為鐵廠及鐵路國有案,他年初的就被革職在家,家產也沒收個精光。上個月得到楊銳的邀請,想著以前和復興會也有交道,他也就半信半疑的來了,見楊銳居然想任命他為運部尚書,談話的時候他的手一直抖的厲害。不過聆聽到最後見楊銳說道收回郵政權時,他才微微的穩住了心緒。楊銳的意思他算是明白了,他之前就是商約大臣,洋人那些條約十有**都和他些牽連,現在復興會要他幹得其實還是老一套,那就是和洋人談判,擬定新約、收回權益。
商部的張謇是另外一個部級的非復興會人士,他本不想和新政府摻和在一起,但在趙鳳昌的勸說下,他也不得不答應楊銳的要求,不過他即使答應也是隻是個掛名的,商部的事情還是杜亞泉在獨自負責。唯有滬上的虞洽卿也想在新政府裡撈一個職位,但看到官員的各種規條之後,也是不幹了,有鍾觀光、虞輝祖、虞自勳這些人在,他即便是在滬上,也相當於半個商業部長,何必到北京去吃沙子呢。
學部的蔡元培以及禮部的章太炎也和楊銳商談良久,學部主要是教育普及的問題,蔡元培計劃做的極大,妄想著一步普及到初中,而楊銳的建議先普及初小,也就是三年義務教育,即便是如此,也有一千萬學生。
以教育會的資料,不包吃飯穿衣,每人每年也要三兩,三年就是近一億兩;高小初中以十取一計,一百萬學生四年短學制,也要一千兩百萬兩;而高中或者中專,十取二有二十萬學生,這些人的教育成本可不是三兩能搞定了,每人每年最少十兩,兩年下來也就是四百萬兩;而大學每年招生十萬,四年,二十兩每年,就需要八百萬兩,最後是留學生,一千五百兩一個,每年外派兩千人,那就是三百萬兩。
這些預算統計起來,再加上其他花銷,加起來要達到一億三千萬兩。以立國的經濟情況,每年能給學部的預算極為有限,前面五年的教育預算平均每年為三千萬兩。以此反推,留學生外派兩千人,三百萬兩;大學生五萬,四百萬兩;高中和中專二十萬,四百萬兩,高小初中招生五十萬,六百萬兩;剩餘一千三百萬兩,加上教育會每年原有的六百萬兩,只有一千九百萬兩可以用於小學教育。(未完待續。。)
戊卷 第五十九章 典禮
在如何使用這一千九百萬兩教育費上,楊銳和蔡元培存在根本性的分歧,蔡元培的意思是自辦,即一千九百萬兩用於辦小學,如此可以培養兩百一十多萬小學生,而楊銳的意思是外包,按照戶口本登記資訊,對透過畢業考試的學生髮放初小畢業證,而學生就讀的學校,憑藉之前登基的學籍資料、學生畢業證到縣衙領取教育費補貼。
如此市場化,教師福利可以不管,二十多萬縣級教師可以裁撤八成,為他們支付的近一千萬行政費用可以用於教育,同時因為教師培養、校舍、文具、校服、甚至是學制的節省,每名學生的教育成本可以降低到七兩左右,這樣畢業生的數量可以翻一倍,達到四百萬每年。這四百萬只是合格畢業的,要是再算上那些沒有透過畢業考試的,小學生人數估計要接近五百萬。
照實而論,楊銳的方案受到後世教育產業化的影響,不過他的方向是反的,他只想把小學教育產業化,而中學以上是義務化,這樣做除了可以近可能多的增加小學生,還可以把私塾的舊老師利用起來(當然,他們必須增加數學教育),另外就是學校將實現小型化,每年畢業十五名學生,夫妻檔、父子檔小學就能收入一百兩,這在農村顯然是很划算的。
市場化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劣處在蔡元培看來有二,一是因為涉及回報,笨一些的學生將會沒有學校就讀。若是家庭也不寬裕,那麼將永遠失去受教育的機會,這不公平;二是同樣因為涉及回報。師生間的關係將變成單純的金錢關係,這明顯有悖於師道。
除了在初小教育市場化上兩人存在分歧之外,對於現行教材蔡元培也有意見,認為書中的古文太多,從小學到大學,國語課本全是古文,不過這點就和楊銳扯不上邊了。學部還有其他部,在思想文化上都要受禮部的制約,課本、報紙、書籍。包括正在建設的廣播網,都會被禮部監控,章太炎和王小霖顯然成了文化沙皇。
在臨時政府成立前的這一段時間,國家方方面面的資訊越來越多的彙集到楊銳手中。資訊越是全面、瞭解越是深入。他的臉色就越是陰沉,以致到八月初九這一天,他依然如此。
“你看你,眉頭皺這麼緊,待會怎麼見人啊?”寒仙鳳正在幫楊銳整理著官袍,她一邊幫束腰帶,一邊埋怨,“待會可要有很多洋記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