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其主持西征之役,高寵明白這是皇帝在給他確立在軍中地位的機會,避免自己的尷尬。可這是大宋立國以來第一次遠征西域,此戰不僅關係到能否將西域劃入中原政權的版圖,而且也涉及到中原地區的安全,皇帝的話依然如在耳畔‘西域不復,則西北難安,故重西域以保西北,保西北者固中原以衛京師。’一句話,西域不穩固,北方安全就無著落,整個國家安全也將面臨隨之崩塌的危險。
高寵在受命全權負責西征事宜後深感責任重大,對面臨的困難也是心知肚明,在臨行前趙仁直言相告遠征西域是‘任天下之至重。處天下之至難’。別的不說,光是朝中那幫文臣就夠受的。進軍稍慢就會出現各種非議,“按兵不動”“擁兵自重”的帽子就會紛紛飛來。他有皇帝的信任雖無損自身,可也夠讓人煩惱的。
高寵自接受這個任務後就承受著巨大的無形壓力外,現實中的壓力同樣不少,他明白打仗實際打的就是糧餉,邊塞作戰更是如此,充足的軍餉是進軍高昌的基本保障。好在有皇帝和眾兄弟幫忙,為此撥出專款五百萬貫,兩河轉運使趙智又給他調撥了大批糧草,各軍調兵調物都不含糊。加上堂中在西北幾個商隊的支援,得以在西征軍行軍路線上設定了數個補給站,使他不會為這些錢糧瑣事操心,可以專心對敵。
至於怎麼打,高寵已經成竹在胸,憑藉他對高昌地區地形的研究,再加上情報司和商隊帶回的情報及繪製的高昌地圖,他以為,高昌被天山分為南北兩部。‘北可制南,南卻不能制北’。據此他制定了先北後南的作戰方略並得到了皇帝和朝廷的批准,在召集西征各軍商討具體作戰問題時,他們定下了‘緩進速戰’的策略。出兵後現在大漠南北猛打幾仗,掃清外圍震懾周邊各族,挫敗敵人的銳氣。待擺平了這些小霸後再南下與高昌決戰。
經過半年的積極備戰,在興國十二年春。高寵離開大同揮師西進。他以熟悉西北地區作戰的沙漠旅為先鋒;擅於遊動作戰的獵騎旅及蒙兀和汪古兩部弓箭手為兩翼;以兩個步兵旅、炮兵旅、輜重支隊及直屬隊為中軍;以兩個龍騎旅和契丹、党項弓箭手為後軍,總兵力七萬的大軍踏入了行走千年的回鶻路。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跋涉。西征軍越過陰山,趕在風沙到來之前穿越了大漠數千裡無人區到達鎮州……
鎮州古稱可敦城,原為回鶻故地,唐天寶中於此置橫塞軍,移安北都護府到此,唐亡後為契丹所佔,改稱鎮州,在此屯駐重兵。金滅遼後,為了延續遼祚,耶律大石領百騎到此打算召集各路力量,抵抗大金的攻擊。這個時候大金朝與宋之戰爆發,金國完全將注意力集中在宋朝,耶律大石從可敦城出發,兩度打敗金朝部隊。吳乞買聞知後,派遼朝降將攻打耶律大石,第一次未能到達可敦城,第二次被擊敗。
雖然戰勝金軍,但耶律大石意識到這裡不能久留,決定自此地西征重建大遼,欲待國力強盛之時再東征金國,其離開後可敦城很快被金國佔領。但接下來宋金兩國戰事不斷,金國連番失敗下已無力繼續經營漠北,不斷收縮防線只留契丹降軍駐守,金國勢力逐步退出漠北,這裡重新成為草原各勢力爭奪的物件,幾經爭奪如今此處被韃靼人北阻卜部所控制。
大宋派兵西征的訊息早在年前便商隊帶回了高昌,也都護畢勒哥被嚇了一跳,他本想敲詐點好處沒想到卻惹來了大禍。面對將要到來的大軍,畢勒哥明白自己兵微將寡難以抵擋大宋的‘入侵’,當然也不會束手待斃,他遣使聯絡周邊各部共同抗宋,並以重金賄賂北阻卜部首領磨世爾讓他阻斷大宋西征軍的道路,禦敵於國門之外。
磨世爾收錢就得辦事,得知宋軍越過大漠兵鋒直逼鎮州,他急忙調兵遣將前往迎戰。自大漠鎮州的道路有兩條可走:大路平坦,卻要經過百里荒無人煙的戈壁,路途艱險;另一條路是沿著土兀剌河而行,水源充足,但是要途經重鎮防州城。磨世爾便故意放出防州城有重兵把守的訊息,希望西征軍走大道進戈壁,自己率軍隱於戈壁之中伺機偷襲,將西征軍殲滅於茫茫沙漠之中。
高寵透過偵騎和過往商隊獲得了訊息,但他以為其中有詐,誰沒事兒會大肆宣揚自己的作戰計劃啊!於是他將計就計,派人佯裝走大道,並遣沙漠軍暗伏於其後。實際大軍悄然走防州,襲取城池,斷敵歸路。磨世爾領兵伏於戈壁之中正準備偷襲,卻被宋軍來了個反偷襲突然殺至防州城下,趁其兵力空虛之際佔領防州城,然後迎戰阻卜部軍。
在宋軍犀利的火器打擊下,阻卜族軍一戰即潰,西征軍乘勢追擊,磨世爾向西北敗走。宋軍兵臨鎮州城下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