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便取得了這場戰鬥的主動權,首先立於不敗之地……
沙梁橫亙於混同江北岸,也許是多年風吹沙移堆積而成,也許是由於不知發生在哪年的洪水過後留下的遺蹟。沙梁高低起伏,最高處有五丈、低處也有兩丈,綿延數里,頂部平坦,形成寬百步有餘的臺地,上面只生長著荒草和低矮的灌木。臺地向兩側形成漫坡,南側正是一片淺灘,適於兵馬泅渡登岸,當年阿骨打也正是由此處領兵踏冰雪過江的,而完顏彀英正是沿著前人的足跡再次在這裡上岸向女真人最大的敵人發動進攻。
蒲察領兵登上沙梁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只見北方無數火把搖曳,正向他們這裡奔來,槍聲也比剛才密集了許多。如此情況不用問也知是前往偷襲的己方被宋軍打敗,敗退回來了。他急忙下令命本部兵馬在沙樑上列陣準備待宋軍靠近後,居高臨下向宋軍發起反擊,並令一隊士兵前出引導潰兵向兩翼逃跑,以免沖垮自己佈置的防線,同時向統軍報告敵情,讓其做出應變的準備。
蒲察採取的措施可謂應對得當、措施得力,想的也周全,但是他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潰兵們的心情。這些人‘中伏’之後,又被宋軍一陣追殺,腦子中就剩下逃命一個念頭了,而最安全的地方當然就是岸邊的登陸點,那裡有數萬大軍接應。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聽到蒲察派出的接應人員的喊話,‘呼’的便將他們衝到一邊,向沙崗上衝去,他們只知道過了沙梁便安全了。
潰兵們一擁而上,蒲察為難了,擋也不是,不擋也不行,但也沒等他想好如何處置,他佈置的防線已經被衝開。沙梁頂上也就那麼點地方,經這麼一折騰,連蒲察的人也給裹挾下去不少,而宋軍目的明確緊跟著便衝了上來,金軍薄弱的防線頃刻便被突破。好在上面人多的擠疙瘩,宋軍再想上前也十分困難,一陣混亂過後,讓大部分人得以安然退到岸邊的空地上,可沙梁也全部為宋軍所控制。
“一旅、二旅不要追擊,即刻向兩側展開就地構建工事防禦;三旅、四旅控制兩翼,阻敵迂迴包抄。”江威緊隨第一波追擊部隊策馬衝上沙崗,極目之處河岸和淺灘之上全是蠕動的人馬,他急忙下令停止追擊,這樣衝下去只會陷入敵群之中,已無退路的敵軍必然會拼命,他們這點人很快便會被吞噬。
龍騎兵上馬就是騎兵,下馬便是步軍,他們接到命令後,立刻下馬控制制高點,利用一切能用的東西構築簡易工事,敵軍人馬的屍體,自己的背囊都成了可以利用的材料,很快沙樑上出現了一道單兵掩體組成的阻擊線。但是受地形限制陣地縱深太淺,讓這道防線顯得異常單薄,在沒有重武器支援的情況下,騎兵在射程之外發起衝擊也只需十幾息的功夫,採用密集陣型衝鋒很可能幾次連續衝擊便會將防線沖垮……
完顏彀英聽了石家奴稟報的與宋軍遭遇過程,暗歎老天不助自己。可如今放棄進攻回渡南岸已是不能,沙崗與混同江之間相距六、七百步,數萬人聚集在這狹長地帶,迴旋困難,如果宋軍追擊將會引起更大的混亂,自相踐踏損失更重。背水而戰雖說是兵家大忌,但在自己兵力佔優的情況下也不是沒有轉機。
於是完顏彀英立刻命令上岸的各軍趁敵剛剛展開,立足未穩之際全線發起反擊奪回沙梁,他則親率一軍發現宋軍防線一旦出現動搖便行突破,與敵近戰。同時他也希望肇州軍發現情況有變時會出兵從側後襲擊,擾亂宋軍的陣腳,給自己的反擊加上幾分勝算。
金軍的反擊迅速而又猛烈,數隊騎兵分從幾個位置向沙梁發起進攻,馬蹄聲、喊殺聲,滔滔的水聲及槍炮聲瞬間打破了這片土地三十多年的沉寂。金軍策馬如飛,身子緊貼在馬背上,如蝗的子彈向他們傾洩而來,雖不斷有人中彈落馬,可他們無暇顧及只是不斷的磕擊馬腹,讓速度再快一點,誰都明白只有衝進宋軍的陣列他們才是安全的。
而此時肇州城那邊也不斷傳來激烈的槍聲,城中的金軍已經意識到偷襲已經失敗,主力被宋軍壓制在河灘上。他們只有從宋軍腹背插上一刀才能使聚殲敵軍前鋒的計劃得以實施,這樣做既是幫助統軍完顏彀英,也是在拯救自己。一旦整個計劃失敗,大軍退回江南,宋軍騰出手來就會先收拾他們,拔出釘在自己眼中的這顆釘子。
但當肇州軍從北門而出的時候,立刻遭到了阻擊,宋軍已經在護城河外佈置了兵力,等他們一出門立刻一起開火封鎖了城門,誰想出門就先打死誰。扔下幾十具屍體退回城內的肇州守將還真聰明,想繞到其它城門出城,結果是遭到同樣的結果。急中生智的肇州軍居然想出了縋繩下城的方法,他們從城上拋下繩索,讓士兵們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