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1 / 4)

小說:帝國雄兵 作者:莫莫言

“母親祖國萬歲!”

我放聲大哭:“祖國母親,我們曾經多麼熾熱地愛過你啊!”

汽車從成都出發 ①,經雙流、新都兩縣,一路爬升駛入川西高原。正是春3月,一陣小雨輕潤,青山草地染成一片紅濡來不及欣賞這片美景,汽車已向雅安方向進發。這裡曾是原西川行政首府,座落在一塊美麗的平壩上,風景秀麗雅緻,水草豐美,特別盛產牛皮從此便開始進入少數民族地區。一路上隨處可見穿著藏式氆氌的老鄉和大群大群黑乎乎悠閒自在的高原犛牛一聲優美的樂音耳邊吟起:“蝴蝶翩飛的雅安草地,鮮花如雲的康定名城,美麗的藏族姑娘,你就生養在這牛奶流淌的土地上”又是一天的行程,車隊開進康定縣城,《康定情歌》曾唱道:“阿哥阿妹情誼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就是從這裡傳出的一座古城,高樓廠房簇擁著鮮花,響著流泉

從康定出發,向西進發一天,我們抵達瀘定縣。當年紅軍捨生忘死飛渡的大渡河天險就在眼前,站立河邊,兩岸利壁千仞,如刀似削,崖下河水翻著白沫,如千萬條蛟龍嗚咽翻滾,一刻也沒有停歇,發出轟響,洶湧激沸十三根粗大的鐵索橫懸南北,隨風晃盪,果然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令人毛骨悚然!當年石達開7000義軍覆沒在此,而紅軍英勇透過,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驚心動魄的英雄史詩!

此刻,橋上已鋪了橋板,走上去,鐵橋似乎看不起我們這些紅軍的後代,左右搖晃起來了遙想當年17勇士草鞋綁腿,手彈短槍,徒手側臥索上,槍林彈雨炮火硝煙中僅以手腳相援匍伏前進終於一舉攻佔橋頭堡大軍擺脫尾追敵人,勝利西行紅軍的英雄們,你們的偉業永垂青史!我們新一代青年軍人來憑弔你們了,你們革命英雄主義的史詩必將在我們手中繼續延伸!

大渡河兩岸生有許多高大的仙人掌,5—6丈高,儼然參天巨樹,崢嶸嵯峨,鐵索橋右側新建一座橋樑,車隊很快駛過去了。

接著就是翻越二郎山,山這邊層層梯田、翠綠一片,有的整座山都已開墾,梯田就像海螺殼層層壘到山頂,再向上走就是二郎山頂,冷風嗖嗖,滴水成冰。在1600公尺高度,我們經過了著名的老虎口二郎山後我們又翻越了雀兒山,這兒已全然荒寂世界了,銀光閃閃,雪花飄飛、寸草不生山頂上我們看到了18軍進藏英雄張喜林之墓,上有張國華寫的碑文他是50年代徒步進藏作戰修路的戰鬥英雄,長眠在這片風雪高原已經20年了!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我們70年代新兵來了!但再過20年呢?我惘有所失,眼望前路——荒漠高原已經把它崇高悲壯的恢宏氣象在我們眼前一一展現出來了。

……

注① 從本段開始,《兵士日記》開始記述1970年3月新兵進藏曆程,上接第6部12章《兵士日記》尾部“新兵進藏動員”,川藏線行軍一直“穿插”持續到本書的後半部第14部 《夜鶯和三角琴》 26章 “軍隊進行曲”,到達米林縣中印邊境一線部隊為止,中間有許多當時部隊生活和思想感受的生動實錄。

4。 馬料鹽巴

4。 馬料鹽巴

1971年6月X日,陰

一晃到老連隊已兩個月了。我們一夥熟人老鄉全都打散了。後來我們又打聽到城偉和亞光分到3營8連,一到連隊就參加了團訓隊圖隆升了排長,連裡宣佈了一大批連獎獲得者,至於胡德寶、黃天軍、李小山,前者算是病故,後兩人追認為共青團員。

媽媽,自從那次大水渠事故後,部隊開始無休止的修營房,我們來到米林駐地時,開始住的是帳篷,地上鋪厚厚一層松毛5—6張雨布連在一起,就變成一頂絕好的大帳篷,可以睡整整一個班,貓腰進去,不過1米多高,還要堆上槍支彈藥,鍋碗臉盆、糧食馬料等等,睡在裡面,冷風直灌,空氣新鮮…睡前戴棉帽,早上醒來,鼻子眉毛全是一層白霜

媽媽!我們就生活在這冰天雪地的世界裡到炮連後,連隊才開打第一口水井一個個新戰士下到井底挖沙,由小桶提到井口。輪到我的時候,我仰頭灌一口白酒,脫光上身只穿一條短褲,順著繩子落下十幾米深的井底涉在底水裡泘水挖泥冷不冷?不冷!媽媽!親愛的媽媽!我愛你啊!我是為你而當兵的啊!

當我面迎高原刺骨的寒風,第一次全副武裝,精神抖擻,斜挎衝鋒槍站在喜馬拉雅山高高的山麓哨卡陣地,藍天白雲下、白雪岩石上為祖國站崗時,內心激動萬分——媽媽!我在為你站崗啊!寒冽的剛風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