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當然要跟著投降。'63'
這可真是用兵如神。
也難怪,郭子儀受命之日,就推薦了李光弼。
實際上,洛陽淪陷以後,唐玄宗之所以還能在長安苟延殘喘半年,原因之一就在郭子儀和李光弼。尤其是當年五月二十九日的嘉山(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會戰,兩人攜手並肩大破叛軍,斬首四萬,史思明披頭散髮光著雙腳狼狽不堪奪路而逃,河北淪陷各郡紛紛起義歸順大唐。'64'
不難想象,這時,如果唐玄宗不聽楊國忠的慫恿,而是接受三位大將的建議,讓哥舒翰堅守潼關,派郭子儀和李光弼進攻范陽,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
遺憾呀,遺憾!
現在,皇帝變成了肅宗,不會出問題了吧?
不,繼續遺憾,因為沒聽李泌的。
李泌也是神奇人物,據說七歲時就被玄宗賞識。當時皇帝正在下圍棋,宰相張說拿起一粒棋子說: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李泌應聲而答: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才,靜若得意。呵呵,更高明!
也就在這時,還是忠王的肅宗跟李泌成了朋友。冊封皇太子以後,更是尊李泌為先生。他們在東宮度過了不尋常的歲月,對於李林甫的打壓都有切膚之痛。但是,當已經登基為帝的肅宗要將李林甫挫骨揚灰時,李泌卻不同意。
皇帝問:過去的事,先生難道忘了?
李泌說:當然沒有,但是太上皇還在成都。太上皇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如果聽說陛下在翻舊賬,不知道心裡面會怎麼想。那時,只怕陛下富有四海而不能奉養。
肅宗大驚失色。他抱著李泌的脖子哭道:朕錯了,朕考慮不周。如果不是先生,差點不能成為孝子。但,朕之大孝至德,莫過於收復兩京,削平四海,解萬民於倒懸,迎父皇回長安。那麼,依先生之見,逆賊何日可平?
李泌答:兩年。
肅宗問:為什麼?
李泌說:賊心如此。臣早就發現,逆賊但有斬獲,總是全部運回范陽。這就是苟且之賊,豈能擁有中國?可見不足為慮。但,王者之師,講究的是“務萬全,圖久安,使無後害”。這就不能急功近利,必須穩紮穩打,謀定而後動。
具體的設想倒也簡單:由李光弼、郭子儀和皇帝自己各率一軍,從河北、河東和扶風交替出擊,讓敵人疲勞奔命於千里,不戰而潰。待來年開春,便命西北各軍與李光弼聯手直取范陽,覆其巢穴。逆賊退無所歸,留不心安,勢必人心惶惶鬥志全無。屆時,我軍四面圍殲,可以滅此朝食。
顯然,這是斬草除根一勞永逸的方案,肅宗卻在同意之後又反悔。原因也很簡單:他太想收復長安和洛陽,根本等不到兩年之後,也不認為范陽有多重要。'65'
◎安史之亂大事年表
公元 年號 月份 事件
755 天寶十四載 十一月 安祿山反於范陽
十二月 洛陽淪陷,封常清、高仙芝被殺
756 至德元載 正月 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 六月 潼關失守,哥舒翰投降
唐玄宗出逃,馬嵬坡事變
太子李亨與玄宗分手
安祿山軍進入長安
七月 李亨在靈武即位
757 至德二載 正月 安慶緒殺安祿山,即皇帝位 九月 郭子儀與回紇聯手收復長安
十月 收復洛陽
759 乾元二年 四月 史思明在范陽稱帝
九月 史思明佔領洛陽
761 上元二年 三月 史思明被殺,史朝義即皇帝位 762 寶應元年 四月 玄宗、肅宗崩,代宗即位 十月 唐與回紇聯手收復洛陽
763 廣德元年 正月 史朝義自殺
閏正月 回紇大軍回國,安史之亂平
不聽李泌之計的結果如前表所示,長安和洛陽雖然如願收復,戰爭卻又延續了五年,洛陽也再次淪陷。而且,安史之亂的最終平息,還要拜叛亂集團的內訌所賜:先是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謀殺,後是安慶緒被部下史思明斬首,然後是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絞死,最後是史朝義自殺。
如果他們團結一心呢?
難講。
可憐大唐人民,卻得為兩任皇帝的錯誤決策埋單。寶應元年(762)十月,帝國第二次收復洛陽。由於藉助了回紇的力量並有過協議,回紇兵進城以後便瘋狂掠奪,大火竟累旬不滅,殘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