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一次的御前會議,也就是常朝。這其實是件苦差事,因為天不亮就要起床,而且弄不好一開就是好幾個小時,皇帝和官員都很辛苦。'31'

所以,玄宗不再早朝,倒是讓不少人鬆一口氣。李林甫更是暗自慶幸,他正希望陛下泡在溫柔鄉里,專注於修身養性和卿卿我我,陶醉於《霓裳羽衣曲》呢!要知道,那樂曲是玄宗糅合印度和中原音樂創作,又由楊貴妃改編為舞蹈,並由陛下本人親任鼓手,堪稱帝國“第一樂舞”的。'32'

可惜,李隆基這位音樂家皇帝並不知道,當他心愛的女人梳著玉環髻,穿著尖頭小皮靴翩然起舞時,金玉其外的帝國已是岌岌可危。他當然也不會想到,後來害得楊玉環死於非命的,正是貴妃娘娘的乾兒子安祿山。

'22'關於李隆基與楊玉環第一次幽會的時間,請參看許道勳、趙克堯《唐玄宗傳》的考證。

'23'見兩《唐書》之《楊貴妃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天寶三載十二月條。

'24'唐玄宗的《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見《唐大詔令集》卷四十,《全唐文》卷三十五。

'25'見《新唐書·玄宗貴妃楊氏傳》,並請參看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

'26'見李白《清平調》。關於這三首詩的故事,見樂史《楊太真外傳》,王仲鏞《唐詩紀事校箋》、《太平廣記》等。李白寫作此詩的時間,見許道勳、趙克堯《唐玄宗傳》的考證。

'27'見《全唐詩》卷五百一十一張祜《寧哥來》。

'28'此說見樂史《楊太真外傳》。

'29'此處據許道勳、趙克堯《唐玄宗傳》的考證。

'30'關於楊貴妃的兩次出宮,見兩《唐書》之楊貴妃傳及《資治通鑑》有關條目。海誓山盟之事與時,見白居易《長恨歌》及陳鴻《長恨歌傳》。

'31'見杜佑《通典》,王溥《唐會要》。

'32'關於《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詳見許道勳、趙克堯《唐玄宗傳》的研究。

安祿山進京

第一次見到皇帝時,安祿山氣都透不過來。

後來改寫了大唐歷史,也改變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命運的安祿山,原本是個卑微的胡人,而且是混血兒——生父康某是粟特人,母親阿史德則是突厥巫婆。她這個兒子由於是向戰神軋犖山(犖讀如落)祈禱所得,所以叫祿山(軋犖山的漢譯)。又由於母親改嫁突厥將軍安延偃,所以姓安。'33'

混血的安祿山長得雄偉而白皙,年輕時很可能相當帥氣和漂亮。他的鄰居小夥伴史思明(本名阿史那崒幹,崒讀如卒)雖然也是突厥混血兒,卻其貌不揚。不過,兩個小夥子都非常聰明,通曉多種民族語言,曾經在大唐與突厥的邊境貿易活動中充當掮客。當然,如果有機會,他們也不在乎幹些偷雞摸狗和順手牽羊的勾當,直到因盜竊而被捕。

決定他們生死的,是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讀如歸)。

節度使是唐代的地方軍政長官,相當於軍區司令。受命之時,朝廷要賜以雙旌雙節,表示有權節制排程。安祿山和史思明落到節度使手裡,幾乎只有死路一條。依法,像他們這樣在作案現場被捉拿的盜匪應該用亂棍打死。

張守珪卻把安祿山和史思明放了。因為他發現這夥毛賊雖然為非作歹,卻也身強力壯,聰慧矯健,說不定是他鎮守邊疆克敵制勝的可用之才。於是,三十歲的安祿山和史思明成為張守珪帳下的“捉生將”(敢死隊員),靠著對地形地貌的熟悉和心狠手辣膽大妄為,為張守珪屢建戰功。

安祿山,也被張守珪收為養子。

可惜那時的他還是年輕氣盛,結果在一場戰爭中由於輕敵而導致全軍覆沒,張守珪也只好將其押解到京。玄宗皇帝卻一看就明白了。將在外,不由帥。原本有著節制排程之權的張守珪,之所以沒把這個敗軍之將就地正法,其實是捨不得,也是要把這個人情留給自己做。因此,儘管當時的中書令張九齡力主將其斬首示眾,玄宗卻決定法外施恩。

撿回一條性命的安祿山長了記性,他的人生也從此芝麻開花。後來,張守珪獲罪貶官,安祿山卻步步高昇,並於天寶二年(743)正月第一次見到了皇帝陛下。

這時,他的官職已是平盧節度使。

在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長大的安祿山,萬萬沒有想到帝國的首都是如此氣勢恢宏一片繁榮。他當然也沒有想到,至尊天子是那樣令人敬畏。因此,當他氣喘吁吁走完殿前的臺階,並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