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2 / 4)

小說:民國大軍閥 作者:巴喬的中場

謙吉,不過這老鬼子已經被王九齡幹掉好幾年了,所以接人的是歷史上有名的梅津美治郎。

1931年8月,梅津美治郎任日軍參謀本部總務部長,負責擬定陸軍編制和主管參謀人事工作。一個半月後,日本關東軍突然在中國東北瀋陽策動“九·一八”事變,梅津對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發動事變的謀略不滿,認為這違背了日本軍部《滿蒙問題解決方策大綱》中“約以一年時間做好準備,於明春以後實行”的侵略方針。日軍侵佔東北後,軍事壓力陡增,梅津與軍務局長小磯國昭及梅津部下第一課長東條英機、軍事課長永田鐵山協商,制定出軍備改革方案,以滿足應急軍備的需要。

梅津是日本典型的軍國主義分子,舊職業軍人氣味很濃。他沒有多餘的愛好,就是考慮問題徹底而周密,冷靜細緻的蒐集情報,關注事態的發展,他非常崇拜軍人的尚武精神,認為軍人不能為政治所左右,軍人的最大願望就是當大將,而不是當首相;如果想當首相,就是歪門邪道。他極其厭惡軍人介入政治,自己也從不參加任何派別組織。

1935年5月,梅津藉口中國當局援助東北義勇軍孫永勤部進入灤東“非武裝區域”,天津日租界發生兩名親日新聞記者被殺事件,向國民黨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提出“驅逐東北系及中央勢力出華北”的無理要求,並從東北調遣日軍入關,進行武力威脅,6月9日,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向國民黨政府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提出“覺書”,並限三天答覆。由駐屯軍參謀長酒井隆與駐北平公使館武官高橋坦會見何應欽,(主謀其實就是這兩人)強迫他接受要求事項。

同年7月6日,在日本軍事、外交威壓下,何應欽被迫以打字函的形式承認日方的要求,簽訂了所謂的“何梅協定”,主要內容是:1.取消河北省內一切國民黨黨部;2.撤退國民黨駐河北省的東北軍第51軍、國民黨中央軍及憲兵三團;3.解散國民黨軍分會政治訓練處及藍衣社、勵志社;4.罷免河北省主席于學忠;5.取締一切反日團體及活動。該協定使中國喪失了河北的全部主權,為日軍向華北地區發動全面進攻開啟了方便之門。此後,華北危機日益嚴重。

1935年8月1日,梅津調任仙台第二師團師團長。1936年2月26日,日本發生了皇道派軍官企圖殺死首相岡田啟介及有關元老的軍事政變。事變發生後,梅津在仙台立即給陸軍省發去電報,強烈要求對叛亂實施鎮壓,並表示本師團已經做好隨時出發討伐叛軍的準備。當時,日本局勢非常混亂,在17個師團長當中,只有第2師團的梅津中將和第6師團的谷壽夫中將向陸軍中央機構表示了明確態度。梅津的明確態度,對陸軍中央處理二·二六事件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梅津也由此深受陸軍省的賞識。1936年3月,梅津被任命為陸軍次官,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擔任了關東軍司令官。

梅津美治郎此人老奸巨猾,年齡上面差不多是於漢的一倍,可謂是吃過的鹽比於漢吃過的米都多,他在得到日本軍部的授意後派大量的諜報人員滲透去熱河,要刺探秦軍的虛實和裝備情況,不過任何才六百多萬人,秦國亦有大量的間諜在熱河監視,當然最重要的是六百多萬人很輕鬆的就甄別完畢,雖然不能保證裡面沒有日本的間諜和漢奸,但是秦軍實行軍管,嚴格限制民眾的自由行動,至於物資秦國則運送了大量的糧食和各種生活必需品過來,熱河民眾的生活比過去還要好,大多數人都沒有說要出去的意思,就算是在要出去,去了就不能回來了,另外政府部門和軍人出入也要有嚴格的審查制度,所以說日本間諜很難滲透進來,追為秦軍爭取了時間,似的日軍發動攻擊的時間一再推遲。

梅津美治郎對於秦軍能在一個一個星期就殲滅那麼多精銳的關東軍很是忌憚,不肯輕易出兵,要再次出兵必須要三十萬人以上,甚至還不夠,秦軍一個集團軍有20萬人他們都知道,宋哲元部的兵力他們也知道,加起來就有四十萬人,留下十萬人防禦,至少還有三十萬人作戰,所以日軍也必須有同樣多的人數,或者更多的人,否則沒有把握取勝,還很有可能使得關東軍向熱河的關東軍一樣消亡,日本可沒有那麼多精銳跟支那人消耗。

第三百零九章 各方反應

秦軍現在最危險的就是軍隊的將官閱歷不夠,都太年輕了,在這種熱兵器年代,戰場變化實在太快,沒有豐富的閱歷是很影響對戰場的把握度,那就很有可能招致失敗。

第三集團軍和29集團軍統一指揮後,於漢擔任總司令,宋哲元擔任副司令,王九齡不知道會不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