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這也是他們打壓中國的默契。
而地方的縣市沒有省政府的允許,自然更是不敢做什麼,因此日本人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11月22日,進軍一個軍五萬人馬三個師,和十萬新編的從熱河南下平津、河北。
一個團的秦軍和兩萬開進北平,這裡在1935年還是被《塘沽協定》劃為非武裝區,秦軍很輕鬆就進城了,北平市長老奸巨猾,很明顯的知道秦軍要幹什麼,這年頭能抱上秦國這顆大樹絕對是值得的。
軍隊進城之後,就封鎖了城門,原來的看守全部打發回家睡覺去了,然後秦軍跟市長了解了一下北平的情況,讓警察帶路,抓捕日本人去了,而秦軍則和另外一個旅的則負責租界的日本人。
一路上秦軍相當的高調,一路上橫衝直撞的,衝撞了不少洋人,這些人平素根本沒把中國人放在眼裡,對著秦軍破口大罵,還做著下流的動作,有的還帶著槍,掏出槍來比劃著,不過秦軍可沒客氣,現在的秦軍可是驕狂的不得了,王九齡一直教導他們,“誰罵你,你就打誰,誰打你,就殺誰。”無一例外這些洋人秦軍問都沒問,直接被擊斃或者用刀捅死了,當然還有跟他們一起的老外了,然後留下一個士兵搜刮一下他們身上值錢的東西就走了。
邊上的百姓看的眼都傻了,誰的軍隊這麼狂妄,這洋人說殺就殺,他們只是看到洋人在罵人而已,平素就算是洋人殺了人,也沒人敢怎麼樣的,今天這些人說殺就殺了,說實話真的太解氣了,平素沒有少受過洋人和狗腿的氣,有了這麼一出,那些本來還不滿的洋鬼子哪裡還敢做什麼,直接逃離了秦軍的視線,他們可不敢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就算他們覺得美國,英國很強大,那報仇也是他們死了之後的事情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奪取平津(二)
秦軍一路殺往東郊民巷,明代時修建棋盤界,將原來的江米巷截斷成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東江米巷設有六部中的禮部以及鴻臚寺和會同館但主要只接待來自安南、蒙古、朝鮮、緬甸等四個藩屬國的使節,因此會同館又被稱作“四夷館”。到了清代,會同館改名四譯館,並修改政策只允許外國使節在這裡居住四十天。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後,根據清政府與英、法、美、俄簽訂的《天津條約》中相關條款規定1861年3月英國公使正式入住東江米巷的淳親王府(當時名為梁公府,系康熙皇帝第七子鐵帽子醇王允佑的府邸);法國公使正式入住安郡王府(當時名為純公府,系努爾哈赤之孫安郡王嶽樂的府邸);美國公使進駐美國公民drs。swilliam位於東江米巷的私宅;而俄國公使則入住清初在這裡修建的東正教教堂俄羅斯館。
隨後各國公使館均選擇東交民巷一帶作為館址,到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前這裡有法國、日本、美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多國使館,義和團運動爆發後,這裡因為洋人糜集而被作為攻擊的重點,曾有童謠念道“吃麵不擱醋,炮打西什庫;吃麵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前者指的是位於北京西皇城根的西什庫教堂,後者即指東交民巷。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後,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東江米巷改名legatio(使館街),其在中方繪製的地圖中則正式更名為東交民巷,成為由各個使館自行管理的使館區,清政府在這條街上的衙署,僅保留了吏、戶、禮三部和宗人府,其餘盡數遷出。隨後在這裡出現了英國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俄國俄華道勝銀行,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等外資銀行,還開辦了法國郵局、醫院等設施,並出現了大量西式建築。這塊使館區在辛亥革命後一直保留。歷史上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除德國義大利等軸心國外交官移交給國民政府。
東交民巷成為恥辱之之地是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開始了北京城歷史上最大的浩劫。東交民巷太醫院的稀世珍寶――針灸銅人被搶走;御河西翰林院內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被毀劫殆盡……侵略者徹底撕毀了自我標榜的文明外衣。1901年,清政府被迫與侵略者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東交民巷進一步陷入深重的苦難之中。過去列強所佔地面不到整個東交民巷地區的二十分之一,地方行政管理權仍歸中國所有。可是,根據《辛丑條約》,列強一口吞下了整個東交民巷地區,不許中國人居住和設立衙署,行政管理權完全歸使館,中國政府無權過問。他們任意改變中國原有街名,將東交民巷改名使館大街、長安街改名義大利街、臺基廠頭條衚衕改名赫德路……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