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看向雲朗道:“雲卿,既然你認為當議,那便從你開始說吧。”
雲朗心中暗暗一嘆,六部之中,吏部尚書顧秀山乃是顧家的,戶部尚書崔承安是河北崔家的,與顧家一樣,都屬於大周幾個有名的世家,天生就是一個陣營的,屬於太子一系。
而剩餘四部中,燕王既然統軍,兵部若不是他的人,那便成笑話了。所以,兵部尚書徐德雖然平日並不多言,看似事事都以首相顧彥之為首,其實眾人皆知,兵部實是燕王一系。
而刑部尚書盧明輝,卻是靖北侯盧家之人,燕王坐鎮幽州,其中關係自然不言而喻。
至於工部尚書常茂,雖也和自己一樣,並未明確倒向任何一系,但究其根本,卻是因為這常茂,實是鎮南侯常氏族人,秉承常氏一族一貫明哲保身的作風,從不參與任何政爭。
如此說來,朝中六部其實隱然分成三派。吏部、戶部支援太子,兵部、刑部支援燕王,工部屬狐狸的,無論是太子也好,燕王也好,都知道爭取他是白搭。所以,對於剩下的他這禮部,兩邊都或明或暗的幾番接觸過,都想將他拉攏到自己一邊。
但云朗卻清楚的明白,自己能得有今日,實是靠著那個如今貴為貞妃的妹妹雲妃。自己作為外戚,一旦摻和進這種奪嫡之事,怕是一個不好,不但要葬送了雲家一家,甚至連妹子都可能受到波及。
故而,從頭至尾,他便不曾答應任何一邊。但也正因這樣,才讓他這禮部越發顯出重要起來,兩邊為此各出手段,讓他頗有些疲於應付。
今日之事,他眼見趙同為站了出來,心裡就是嘆氣。蓋因鴻臚寺本就屬於禮部管轄,趙同為明顯是被人逼著出來的,卻讓他這上司到時候不得不站出來說話。
而他一旦說話,則不論怎麼回答,都等於無形中附和了一方,在外看來,可不是以為他終於站隊了嗎。
所以,面對著眼前崇聖帝這句問話,對於他來說,如何回答,當真是兩難啊……
第247章:爭議(1)
第247章:爭議
“陛下,臣以為,此次吐蕃使團規模宏大,雖是民間自發行為,卻也當給予足夠重視。可使成都上下官員主動做好接洽事宜,再由中樞派出巡撫使專責此事,做好分流、引導和監察……”
大殿上,雲朗略略沉吟後躬身進言。只是他這一番話,卻全然繞開嶽陵的身份,還真就是隻針對這個明面上的使團如何處置去說,掩藏的問題卻是提也不提。
朝上幾個大佬互相對望一眼,心中都不由的暗罵這雲朗滑頭。班列前燕王武戈忽然冷笑道:“雲大人,方才鴻臚寺卿趙大人因何獲罪莫不是你沒聽清?陛下想知道的是,對於此次接洽的規格,你們禮部是什麼章程,你這兒誇誇其談的,可不盡是廢話?”
雲朗身子一挺,正色道:“殿下此言微臣不明白,我禮部職責本就是如此,向陛下稟明細節如何是廢話了?”
武戈見他裝傻,怒道:“剛才你自己也說了,那領頭的嶽陵身份特殊,不可以常禮待之。你既然身為禮部之首,為何卻避而不談?”
雲朗腦袋搖得撥浪鼓一般,糾正道:“殿下又誤會了,臣方才所說,只是在分析趙大人的行為,可並非自己有什麼主張。正因為那嶽陵身份特殊,接洽規格才必須由陛下聖裁。若禮部擅自做主,豈非成了譖越?這個,臣卻是萬萬不敢做的。況且,陛下既有旨意讓大家議,這個議便是請諸公提議,我禮部只待有了結論,必將其落實到實處就是了。”
他三拐兩拐的,將職責之事扯到權利上,開口閉口都拉上崇聖帝,卻把自己摘的乾乾淨淨。武戈氣悶無比,卻是發作不得。
御座上,崇聖帝便一直靜靜的聽著,一言不發,由得倆人爭吵。雲朗雖滑頭,但卻是緊守本分,讓他心中大是舒服。此刻眼見不可開交,才輕咳一聲,道:“燕王,你久鎮邊關,對此可有方略?”
武戈正惱怒中,聞聽崇聖帝問起,當即道:“父皇,那嶽陵雖身上頂著個外族封王的名爵,但始終卻是我大週一民,此次又非官方出使,何須我大周禮下於他?再說了,他此次聚集如此多外族之人而來,誰又知道里面有無心懷叵測之輩?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兒臣常年戌守邊關,最是瞭解這些個外族。平日裡看似老實,但哪個不是整日覬覦我大周富庶的?是以兒臣以為,對此次之事,咱們大可不必理會,管他們打死打活,越是能削弱他們對咱們便越是有利。那嶽陵所領使團,更要加以限制,不可使其大隊入境,以防不測!還請父皇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