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京中的一位好友無意中發覺了此事,這才連夜使人送了信來。
據他所說,侯爺此去京中,立刻便是全家授首之日。要想救侯爺,除非這邊眾將齊心,以兵諫上,方有一線生機……”
他說到盧勝這個名字時,臉上忽然顯出猙獰之色,坐在那兒,兩手死死的抓著扶手,用力之下,十個指節都透出一片青白。
“…可笑咱們當時都以為他是忠義之人,得知侯爺有危險,大驚之餘,對他能如此毅然相待,都大為讚賞。便在當天,蕭大哥親自帶了一哨人馬,我也領著斥候隊相隨,一邊派人快馬去追侯爺,一邊出了北地,往關中進發。
咱們與盧勝相約,由他總攝北軍,以北地行營總監管的名義,徑直上書皇帝,為侯爺進諫開釋。這樣一明一暗,一文一武同時進行,也能保的萬無一失。但哪知……哪知……”
說到這兒,他身子劇烈的顫抖起來,牙齒咬得噶蹦蹦直響,頃刻間,面孔上已是一片猙獰鐵青。
嶽陵在他提起盧勝這個人時,便不由的心中一動。他隱隱記得,似乎在吐蕃時,陸蕪菁說起家中之事時,因她本是鎮南侯的兒媳,是以順帶提過當今幾個鎮守一方的王侯。
在西北的,是一位叫做種無傷的將軍,官拜威西候。北邊的那位,就是這個盧勝了。再加上鎮南侯常泰,是為大週三大邊軍上將。其所下之兵,也便分別稱為西軍、南軍和北軍。
胡不歸說這盧勝既然是前靖北候白英的副將,那白英既然因篡逆而獲罪,沒有道理這位副將仍能順接其兵權,仍然大權在握,留守北地啊。
只從這一點便能猜到,這個盧勝,在整個事件中,扮演的絕不是什麼光彩的角色。甚而是者,大有可能還是整件陰謀的發起者。
第438章:陰謀(下)(1)
嶽陵隱隱猜到了其中的詭異,只是對於這陰謀到底如何施行的,仍是把握不住細節,此刻眼見胡不歸情緒過於激動,便起身給他續了茶水,輕輕拍拍他,給了他一個安慰的眼神。
胡不歸勉強向他做出一個,比哭好看不了多少的強笑,抖顫著端起杯子,卻將杯中茶水晃灑了一身,衣襟上頓時打溼了一片,他卻如若未覺。
“我們出來時,為了穩妥起見,只帶了最可靠的兵士,總有萬餘人馬。想著就算真要有什麼變化,這萬餘人便可轉作先鋒,到時候自有盧勝領大軍在後策應,絕不至有什麼疏虞。
大軍行進極速,當天落日前,便已開到了薊縣。當晚駐紮已畢,卻忽然見鐵鷹帶著一隊親衛趕來。咱們當時還以為是派出的人已經追上了侯爺,正各自歡喜的問起時,鐵鷹卻驚詫我們的舉動。說是侯爺半路接到了盧勝的求告,只怕他一走,自己威望不足,不能號令眾人,請侯爺派一親隨回返相助於他。
當時跟在侯爺身邊的,除了鐵鷹外,便就是…就是黃霸將軍了。黃將軍乃是北軍中第一猛將,向為侯爺喜愛,只是卻與盧勝多有齷齪。此次回京述職,侯爺便將他一起帶了出來,怕的就是留在軍中,引起不必要的爭執,誤了軍機大事。
有他在身側相隨,鐵鷹這才應了侯爺之命,放心而回。但卻料不到,竟在這裡就遇上了咱們。
直到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懵裡懵懂,雖隱隱覺得有些蹊蹺,但始終未曾往別的方面去想。只笑說盧勝倒也穩重,有了鐵老大的坐鎮,便真有那不服的,也只能忍忍了。
等到鐵鷹問明白我們出來的原因後,卻不由的焦急,便要連夜趕回去稟告侯爺。
咱們一來覺得他奔波了一天,夜間趕路不便;二來,想著前面已經派人去追侯爺去了,後面又有這些人做了完全的準備,怎麼也該沒什麼大礙。所以,便要他歇息一宿再走。他當時應了,但到半夜時,卻怎麼也忍不住,最終還是提前離開了。也好在他這一走,不然,只怕今日世上,究竟還能不能有鐵拂此人,實未可知呢。”
他淡淡的說著,眼中卻爆出森寒的殺氣。嶽陵聽得反倒有些糊塗了,以在青城時看蕭靈兒和鐵拂之間的相處,應該不會他們之間有什麼齷齪啊,怎麼現在胡不歸卻冒出這麼一句來?
正暗暗猜疑著,卻聽胡不歸的講述又在耳邊響起。
“……就在他離開不過一個時辰後,咱們大營忽然被無數人馬四面圍住,二話不說便瘋狂攻來。若不是蕭大哥一向用兵謹慎,任何時候紮營,都要派出數隊巡哨警戒,只怕那晚我與他二人,便再活不到今日了。
饒是如此,那一晚混戰之下,可憐咱們一萬兄弟泰半折損,死的不明不白,僥倖活下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