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4 / 4)

族樂器。

不止是張春春,第一次聽到《青花瓷》伴奏的學生們也一樣。

他們畢竟是年輕人,對姜倫的瞭解也比這倆老師要全面,無論是音樂上,還是其他藝術形式上,都要知道的多。

然而他們也聽過姜倫以前的古風類音樂,像《江南》、《煙花易冷》都是這一型別的歌,可是這兩首歌又都是中西混合,像今天聽到的這首,他們還從沒聽過。

一曲放完,不少學生迫不及待的問道,“喬老師,這是什麼歌!”

喬春生說,“這首歌叫《青花瓷》,目前姜倫只發了伴奏的音訊過來,沒有人聲歌詞錄音,不過這樣也好,有利於我們的演奏。”

青花詞?

青花瓷?

還是……青花辭?

學生們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自然不知道是哪三個字。

張春春也一樣,他看了一眼喬春生手機上的歌名,立即說道,“是青花瓷,瓷器的瓷,瓷器,china!”

他這麼一說,在場的其他人都是一驚。

瓷器?china?

那這個意義可就不同了,本來大家都認為只是一首民樂和流行結合的音樂,但聽到這兩個詞彙,想到其中的內涵,就不能不重視了。

原來這首歌是寫給華夏祖國的!

原來這首歌這麼有深意,如果在國際舞臺上演唱出來,那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

張春春的心態也在一瞬間轉變,再聽一遍這首音樂,他忽然止不住的熱淚盈眶,彷彿回到了第一次以民樂指揮的身份登上國外舞臺的時候,背對著全場白面板鷹鉤鼻黃色捲髮藍眼睛的外國人,指揮奏響華夏音樂的那一刻。

“同學們!”

張春春深吸一口氣,飽含深情道,“這首《青花瓷》我們一定要完整的,熟練的,一絲不苟的拿下來,這是華夏的音樂,我們不能在外面丟人!”

同學們沒有說話,但都重重的點了頭,並露出了堅定的眼神。

此時,遠在京城的姜倫,根本沒想到這些,也壓根沒想到《青花瓷》的意思會被人解讀成這樣,而他現在正做最後的準備和收拾,再有七個小時,就要趕去機場,飛往法國了。

第345章、摩納哥之行!

法國尼斯,藍色海岸機場。

經過海關詳細的檢查,姜倫一行人等了近半個小時,才從裡面出來。

一出接機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