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2 / 4)

“那我等著瞧!”

多說無益,姜倫待上耳麥,不再理會他。

直到舞臺開始上升,還看見這個韓國人正在嘰嘰歪歪,不知道說些什麼。

主舞臺上,一支來自巴西的樂隊表演完畢後,燈光暗了。

全場觀眾看向另一個舞臺,等著下一組表演嘉賓出場。

然而燈光亮起,出現的竟然是一支華夏民樂團。

在這之前,已經有一名日本的女歌姬,請了他們國家的民族樂手,帶著民族樂器演繹了一首東西合璧的歌曲。

而剛才下去的巴西樂隊,也在配樂中加了民族特色,又打手鼓又敲berimbau(撥鈴波琴)。

如今臺上又出現華夏的民族樂器,再配上這完全沒有西方樂器伴奏的音樂,臺下不少人驚喜起來。

“天吶!又一首帶有民族特色的音樂!”

“是華夏樂器,那個像弓一樣的豎琴我見過。”

“太期待了,今晚各國音樂都有淋漓盡致的展現啊!”

“我不覺得,待會兒肯定又是突然加入電聲樂器,雖然感覺沒勁兒,但還是想聽聽。”

“歌手在哪兒呢?是樂隊嗎?”

“沒看見啊……”

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中間圓形第三舞臺上的燈光亮了,主舞臺和附舞臺上的led螢幕也出現了他的身影。

並且打出了中、英、法、德、意、西六國語言的字幕:《青花瓷》……姜倫(華夏)。

下一秒,音響裡奏出了華夏五聲調式的音色,古色古香,極度唯美,真有一種天籟的感覺。

第349章、We are the world!

第349章、We are the world!

對於學慣了白話文的老外來說,《青花瓷》歌詞的語句和結構,無意是很難懂,很頭疼的。

即使臺下一部分華人,也得慢慢品才能理解。

但是這首歌詞又不同於古文,其中還是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詞句。

譬如“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

兩句話三個“惹”字,從結構上形成排比和類迭修辭,而這個“惹”,又是從六祖惠能那句著名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中得到的體會。

用“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這段文言詞句以景入情,然後再承接較為白話的下一段“而我路過那江南小鎮惹了你”以為對仗。

因為芭蕉與門環都是靜態的實物,只能被動的等驟雨,等歲月侵蝕後慢慢氧化的銅綠。

但人稱代名詞的“我”卻跟芭蕉與門環不一樣,因為“我”是可以自由移動的,於是“我”偶然間經過江南小鎮邂逅“惹”了你,並不是被動的等你了,而是主動的去認識你。

所以雖然同樣都是用動詞的“惹”,但其主動與被動性卻迥然不同,而且在這段詞裡一連用了三個“惹”字,字義相同,用法卻不同,饒富趣味。

副歌最耐人尋味的一句,無疑是“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乍一聽一看,似乎是表示離別後的等待之情,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其中更多是無奈。

因為這個等待,是未知歸期的等待,因此這段別離也更具哀傷之意。

天青色最初描述,出於宋代汝窯,並有宋徽宗批示的“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而青花瓷總體分兩種顏色——灰藍色和深藍色,所以歌詞裡的“天青色”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學描述,至於什麼是真正的“天青色”,全憑個人理解,因為文學沒有標準,並不是科學。

歌詞裡所描述的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出現的,它必須耐心的等待一場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雨,才能夠在積雲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顏色出現。

因為雨過天晴後才會出現天青色,先降雨才能有天青,但歌詞倒過來說,想看到天青色唯有先等待下雨,那雨什麼時候來,你什麼時候歸,都是未知的,用倒裝類迭的手法,讓意境更顯傷感。

這首歌的曲調溫柔委婉、淡雅脫俗,以至於其腦海中浮現的全是煙雨江南的畫面。

配樂的中國風情,更體現了東方對待感情,隱藏得含蓄而韻味別生。

這種離愁別透過曲調的傳遞,彷彿青橄欖在口,值得慢慢回味。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雲萌動之間依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