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堂自信的說。
潤葉娘是以夫為天的人,聽到她男人這話心也就放了下來,很快就睡熟了。張有堂沒睡著,他盯著窯頂發呆,心裡想著如果潤生耳朵好好的,他也就不至於這麼步步算計,不免又罵了那個大夫一頓。潤生小時候的一幕幕像電影一樣,在他的腦海裡一遍遍放映······
因為大部分東西都在姐姐家,不用一大早起來搬運傢伙事,田蘭差不多到5點才起來,婆婆已經煮好了粥。
“天越來越冷,早上肚子裡沒點熱乎食,人就沒力氣幹活,咱先吃點再走。”張寡婦說。
婆媳倆吃了早飯,一人抱著一大盆面,去張桂香家。潤生夫妻已經收拾好等著她們了,把面盆放在板車上,潤生拖著板車,大家相跟著到了昨天擺攤的地兒。拿下東西,支好攤子,田蘭教潤生夫妻怎麼擀油餅、怎麼做油條坯子,姐夫倒是很快掌握了竅門,油餅擀得像模像樣,按道理應該學得更好的姐姐卻沒有學會。來買早點的人越來越多了,張桂香乾脆去收錢了,這樣姐姐收錢、姐夫擀餅、田蘭做油條坯子、婆婆炸,一家人自然而然有了分工。
張桂香是張有堂的兒媳婦,家也靠著老街,算是街面上常來常往的人,不少來買早點的都認識她。“桂香啊,你怎麼在這啊?”一個拿著自家盤子來買油條的大姐問道。
“呦,是吳會計啊,這是我弟妹的生意,我來給幫幫忙,你這是要點什麼?”張桂香見是熟人,打起了招呼。
“昨天隔壁的鄰居買了油條回家給孩子吃,我們家那小子看著了,把他那個給饞的喲,這不我今天也買點回去給他,省得他老是盯著人家的鍋。”被張桂香稱為吳會計的人,搖頭無奈的說。
“肯定是隔壁的孩子故意饞他的,我們家那兩個也是,有啥好吃的就喜歡拿到外面去顯擺,引著別人家孩子流口水。今天有新做的油餅,別光買油條了,買個油餅回去,也讓你家小子饞別人去。”張桂香見來買油條的人多,買油餅的沒幾個,就見縫插針的推銷起油餅了。
“那這油餅咋賣啊?”吳會計心動。
“油條2分一根,油餅5分一塊,這油餅可比油條面多扛餓啊!”張桂香介紹到。
“那就來4根油條,一塊油餅吧。”吳會計爽快的說,一看就知道她家境不錯。
“哎,好嘞,我讓潤生給你擀塊大的。”說著搗了一下潤生,指指吳會計,又衝潤生比了個大圓的手勢,意思是給吳會計擀個大點的餅。
潤生多取了點面,擀了個大的放進了油鍋,吳會計見自己的餅果然很大,滿面笑容的和張桂香繼續拉話,“桂香,謝謝了。”
“都是鄉里鄉親的,這是哪裡的話。”一邊說著一邊給別人數油條、收錢“吳會計以後多照顧點我們的生意就好。”
“那是當然,對了,你們這賣早點要用不少面吧,要是白麵不夠就到糧站來買。”吳會計是公社糧站的會計。
“那感情好,到時候可要請您幫忙啦!”張桂香把油餅和油條放到了盤子裡,還特意多放了根油條,也沒多收錢。
吳會計拿著盤子,笑眯眯的回家了。田蘭看著剛才發生的一幕,不得不感慨,姐姐可真是個做生意的好材料,換做是她,可想不起來她們以後要去糧站買糧,要先和糧站的人打好招呼。真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看來她要學的還多著呢。
張桂香接下來幾天又做了不少次這樣類似的事,田蘭在旁邊看著,也順便把公社大小單位的人認了個全。
一天收攤後,照例把東西放到張桂香家,田蘭對姐姐說:“姐,咱就早說好的,你先來幫忙,過些日子再談合夥的事。你都幫了這麼多天的忙了,咱也是時候該談談合夥的事了吧。”
“我都說過了,我去給你們幫忙就成,我這光出個勞力的,談什麼合夥。”張桂香堅持。
“姐姐說的對,你出勞力了,我不能幹使喚人啊,那我不成地主老財了,我給姐姐開工錢,娘,把咱收錢的盒子拿來。”田蘭說道做到,立馬就要給姐姐姐夫拿工錢。
張桂香連連擺手,潤生在旁邊看著,大致知道是怎麼回事,攔住了要拿錢的田蘭,示意她自己有話說,然後在紙上寫道:不要工錢,我們合夥。張桂香見丈夫居然同意合夥,也就不再掙扎。
潤生接著又在紙上寫道:1、油餅不賣了,試試做燒餅
2、賣些帶湯水的
3、把攤子搬到我家旁邊
田蘭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油餅遠沒有油條好賣,原因可能是油餅和油條味道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