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2 / 4)

小說:江山志遠 作者:冬兒

有準確性,楊志遠的訊息肯定是千真萬確,只是因為訊息不是出自於省委的官方檔案,自然就歸於小道訊息之列。這也是範曉寧之所以接到電話時要對楊志遠不好意思地笑一笑的真正原因,範曉寧這是有些自愧,心有忐忑。

楊志遠覺得今天應該會有一個電話會打到自己的手機上,那就是合海市市長羅亮的電話。楊志遠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今晚有一項議程與羅亮有關,羅亮不可能不想在第一時間知道結果。

此次會議的第一項議程就是討論合海市市委書記的最終人選。合海市是大市,和榆江市、會通市同為本省經濟重心。省人大有一位副主任是北京人,快退休了,這次回了北京,在人大任了個閒職,合海市原來的市委書記鄒波在12月18日得以接任省人大副主任一職,省人大副主任雖然不是什麼實職,卻是副省級,一般都是由退居二線的副省長就任。鄒波還有兩年就要退休,臨退休前既解決了副省級,又可以在政壇遲緩幾年退休,自是心滿意足,中央的批覆一下來,鄒波沒有絲毫的耽擱,立即到榆江走馬上任,這樣合海市市委書記就空缺了出來。有人說,鄒波這次能解決副省級,周至誠在其中出了不少的力氣,要不然,鄒波就得耗在合海市,到老退休。之所以讓鄒波任省人大副主任,是周至誠和鄒波協商的結果。周至誠需要鄒波讓出市委書記的職位,好讓合海市市長羅亮接任。

楊志遠開始還覺得此風多半為空穴來風,但他後來發現,這還真不是別人憑空臆造,周至誠真有讓羅亮接任市委書記的打算。因為在鄒波離開合海的第二天,周至誠就正式向省委提名羅亮作為接任合海市市委書記的人選之一。既然羅亮是市委書記的候選人之一,那麼羅亮自然就不是唯一人選,他還有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那就是林原市市委書記梁大智。梁大智這個人,楊志遠自然知道,新營縣屬林原市管轄,楊志遠是新營人,梁大智就成了楊志遠名副其實的父母官。楊志遠原來在新營縣的時候和梁大智還有過一些交往,彼此感覺也還不錯。人家是老牌的市委書記,雖然從林原到合海,屬於平調,但林原是貧困市,合海是經濟強市,自然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著天壤之別。

按說,梁大智即便是老牌市委書記,也還不是羅亮的對手,因為羅亮是省長提名的人選,有分量。但問題是這次提名梁大智到合海市去當書記的,恰恰是省委書記鍾濤。一個書記、一個省長,本省一二號人物齊齊當場,目標一致,都盯上了合海市市委書記這個職位,這事情就有些曲折,誰都不知道最終會是一種什麼樣的結果,這也成了此次常委會最大的看點,人們都想知道合海市市委書記一職最終會花落誰家,如果梁大智表決透過了,那就說明鍾濤書記依舊掌控全域性,如果是羅亮勝出了,那就說明周至誠省長略勝一籌。本省已經二分天下了。

楊志遠聽到外面的這些傳言後,就明白,合海市市委書記這個職位不好定奪了,這已經不是梁大智和羅亮的問題,這樣一來,合海市市委書記一職就演變成了省委書記和省長之間的對壘。用誰不用誰都成了一個兩難的問題,直接把本省的一二號人物直接放到火上去烤了。周至誠省長思考最多的,只怕也是這個問題。

鍾濤書記盯上合海,楊志遠不知道其內心到底是何想法,至於周省長的想法楊志遠多少還是清楚一些,省長要任用羅亮,應該是出於公心,與私誼無關。這是因為合海市在周至誠的經濟佈局中至關重要,周至誠省長必須要把一個既懂經濟又熟悉合海,省長自己又瞭解還值得省長信任的人放到書記這個位置上才行。羅亮自然就是這麼一個合適的人選,他是合海的市長,對合海的情況瞭解,由其接任,承前啟後,對合海的經濟沒有絲毫的影響。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楊志遠覺得周至誠提名羅亮真是出於公心,是綜合各方面的考慮。楊志遠還真有些認同坊間的傳言,鄒波上調,只怕還真和省長有些關係,鄒波這人比較古板,老舊,羅亮在合海有些被束縛了手腳的感覺,省長於是動了心思,讓鄒波離開,想讓羅亮接任,好讓羅亮可以大膽的施展拳腳。問題是好好的事情,鍾濤書記卻橫空插上一腳,是不是省長在此之前沒有和書記協商好,只怕未必,周至誠省長做事,從來都是未雨綢繆,肯定會和鍾濤有所商量,雖不明言,但也會有所暗示。問題是現在鍾濤書記突然把梁大智提了出來,鍾濤書記這下得是哪一步棋,楊志遠還真沒看出來,是不是鍾濤書記覺得,周至誠省長經過這兩年的經營,在本省的勢力越來越強,風頭越來越勁,有必要在適當的時候,出出手,給本省的幹部提個醒,本省的書記現在還是我鍾濤,不是周至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