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2 / 4)

小說:江山志遠 作者:冬兒

業園這一塊地勢平坦,前有張溪河,背靠張溪嶺,背山望水,是個好地段。而且將來一旦發展了,可以沿山勢向裡面的丘林地帶延伸,成本低,發展空間廣闊。

社港要發展,光有農業、旅遊顯然不夠,楊志遠心裡清楚,社港要大踏步地發展,還得有適合社港本地發展的工業產業。楊志遠上任以來除了調研農業、旅遊,對工業園這一塊,他不可能做到坐視不管,視而不見。工業園現在長雜草,未來未必就不長GDP?而且工業園三通一平,當年投入不小,有必要盤活資產。

楊志遠其實獨自來過工業園好多趟了,他早就看出了工業園之所以一潭死水的癥結所在,工業園就像是一個病人,看病就醫,必須找到病根,才好對症下藥。楊志遠看了縣裡的檔案、紀要,發現縣裡原來提出的諸多建議都是治標不治本,純屬泛泛之談,根本就不能改變社港工業園的現狀。

楊志遠看清楚了問題的癥結,明白工業園的事情一時半刻急不來,楊志遠手頭有諸多事情要處理需梳理,楓樹灣鄉親們的補償款要還,交通局局長這個重要人選要定,楊志遠對社港的家裡家外都沒摸清楚,要錢沒錢,想用人也不知道該用誰,誰有能力,誰有膽略,他都得做到心裡有數才行。事有輕重緩急,一切都得慢慢來,不急一時,楊志遠也就把工業園的事情暫且擱置一旁。

現在曹德峰已經到位了,省建行一億的專案貸款的一應手續都也已經提交,不日就可到賬。楊志遠終此得以騰出手來,準備給工業園對症下藥,楊志遠知道這一劑藥下下去,不僅工業園活了,整個社港也活了。這也是楊志遠把本縣的諸多頭頭腦腦聚在社港工業園來的原因之一,得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因為這是一劑猛藥,得全縣人民勒緊褲帶過上一兩年的苦日子,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才可以做得到。

楊志遠站在土堆上,掃了身邊的大小領導一眼,說:“既然大家都覺得工業園裡養家禽山羊是一種諷刺,那好,大家各抒己見,談談想法,找找工業園只長雜草不長GDP的原因,我們對症下藥。”

曹德峰一看工業園裡的路都已拉通,楊書記要盤活工業園,應該找園區領導、招商局局長主談,似乎沒有必要讓自己帶上一份張溪嶺高比例尺的精準地圖到這個工業園來指指畫畫。而且曹德峰還有一事不明,心裡犯嘀咕,別的同僚都是自行到達,可楊書記偏偏就讓他曹德峰隨車前來,楊書記分明就是準備讓他曹德峰作為主角唱一場大戲,可招商引資不在交通局的範疇,他曹德峰喝酒在行,修路也還在行,招商引資卻是外行,一竅不通,再說了人家招商局東奔西跑,這些年都是一事無成,收效微乎其微,人家招商局都不成的事情,他曹德峰會行?誰信?楊志遠書記把這麼多大小領導叫到一塊,該不是想學其他縣市,你一塊我一塊,每個局領個指標分個任務,負責招商,真要是這樣,那就麻煩了。

曹德峰發現與他一般想法的小領導大有人在,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欲言又止。

楊志遠一看大家的表情,笑了笑,說:“事情還沒有開始商討,同志們就是一臉的苦相?怎麼,有困難,怕了?”

孟路軍說:“我看大家還是怕楊書記你抓壯丁,搞攤派,所以一臉苦相。”

楊志遠說:“這種方法有用嗎,如果有用,還用得著把你們叫到這,一個全縣幹部大會,分攤到人就行了。事實證明這種辦法是行不通的,職能部門的任務是什麼,那就是各司其職,各理其政,盡職盡責,為人民服好務,招商引資是招商局的事情,與其他部門何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要是大家都去招商,那政府還要不要辦公了,因小失大的事情,我楊志遠肯定不會去幹。”

大家一聽都噓了口氣,輕鬆過後,就是疑惑,就更不懂楊志遠的意思了。

楊志遠一指招商局局長戴明馳,說:“戴局長,你負責招商,說說,我們社港與古城一山之隔,為什麼人家的招商引資工作熱火朝天,我們社港的工作卻是一事無成,毫無進展,連漏網之魚都撈不到一條,你是當事人,肯定深有感觸,我看就由你來說說。”

戴明馳對此感觸頗多,說:“千難萬難,其實主要還是張溪嶺在作祟,一道張溪嶺,就像一道天然屏障,把我們和普天市和古城縣分隔開來。不是沒有客商到社港工業園來看過,可看過之後都是杳無音信,為什麼?就因為張溪嶺,人家客商到社港,一來就得先在山中兜上三個半小時的圈,張溪嶺山高路險,小車在山裡兜兜轉轉,上上下下,客商一到社港自是頭昏腦暈,心有餘悸。小車爬張溪嶺尚且吃力,更不用說是載重大貨車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