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武俠稿子,我想要來的,但是他們編輯不給。”
“是嗎,有武俠稿子?”
“對。”
“行,你先去忙,我過去一下。”王從倫顧不得吸菸,一口吞嚥大半截,將菸頭滅掉,快步向故事版編輯部走去。
《今古傳奇》創刊於1981年,是由三名曲藝家借錢創辦,幾年之後,成為全國文學期刊發行量第一,到1999年更是憑藉十大元帥、十大將軍系列,風靡全中國,成為通俗文學期刊中的霸主。
去年9月,《今古傳奇》推出了《今古傳奇·故事版》,大獲成功,今年的發行量已經達到月發行量破25萬份,成為雜誌界的神話。
有故事版的成功在前,《今古傳奇·武俠版》的創刊也就順理成章,但對於王從倫來說,《故事版》是模版也是壓力,生怕《武俠版》無法做到《故事版》的成績。現在聽到《故事版》收到了好的武俠稿子,他當然不能放任。
《故事版》以前也會刊載武俠作品,但是現在《武俠版》出來了,武俠作品必需要以《武俠版》為主!
帶著這樣的念頭,王從倫衝進了故事版編輯部。
……
“武俠稿子在哪呢?武俠稿子在哪呢?”王從倫進門之後,就跟故事版的主編嚷嚷起來。
故事版主編瞥眼看了看王從倫:“你不在你們武俠版編輯部忙活,跑我這裡作甚?”
“我找稿子。”
“找什麼稿子。”
“你不要跟我裝糊塗,武俠小說的稿子呢。”
“找我要什麼武俠稿子,你們才是《武俠版》。”
王從倫氣結:“老張你不要框我了,我知道你們收到了一封質量不錯的武俠稿子,就拿出來吧,你也知道我們《武俠版》新創,急需好作品支撐,大家同事一場,你不能藏私。”
“小王你這麼說就不對了,各家管各家的稿子,人家投稿我們《故事版》,就是看中了我們《故事版》,我們有優先的選擇權。”故事版主編姓張,叫張一元,倚老賣老的說。
“話不能這麼說……”
“話也不是你這麼說……”
兩位主編,在辦公室互相咋呼一陣,最後都笑了起來。
故事版和武俠版並沒有太多牽扯,都是《今古傳奇》的子刊,彼此雖然有競爭,但很多武俠版的編輯都是從故事版分流出去的,香火情存在。開開玩笑鬥鬥嘴,最終故事版主編還是讓人把稿子拿了過來。
“就是這篇,寫得不錯,但是有點短,你看看吧。”
王從倫懷著巨大的期待,接過了已經重新裝在信封中的稿子。
拆開之前,王從倫順便撇了一下信封上的寄信地址——安微省合淝市長灃縣雙墩中學高一五班張譚。
“高一學生?高一學生也寫武俠!唉!”王從倫原本的期待,迅速涼了下去,不是他看輕高中生,而是高中生連社會閱歷都沒有,怎麼可能寫得好人與人之間的交際。
當場,王從倫都有些懷疑,這是不是故事版編輯部,特意製造出來調戲他的鬧劇。
不過想想他們也沒這麼無聊,王從倫便耐心的拆開,信封,翻出了信紙。
紅色條紋信紙上,白紙黑字,一筆一劃蒼勁有力,十分養眼。
王從倫的雙眼頓時一亮,不覺點評出來:“就衝著這一手鋼筆字,也值得我讀讀看了。”
第016章 同期刊載
字是文章的臉面,又常說字如其人,字好看,文章首先就能加一分印象分。張譚的一手好字,迅速把王從倫的精神給勾了起來。
信紙第一頁的最上方,用鋼筆行書寫著起個大字。
“四大名捕震關東。”
“四大名捕?寫捕快的嗎,這倒是有點意思。”王從倫順著標題往下看去。
“他曾在一望無際的大漠中,粉碎了作惡多端的風沙七十六騎;在最酷寒冰冷的黑瀧江中,擒下了殺人如麻的滾龍王薛遊。”
“他曾在熱得可以烤熟雞蛋的地方,埋伏一天一夜;也在可怕的喀曼拉嘎勒維亞山谷,橫行千里穿越。”
“他曾做過七省巡撫見了也要下拜的官,也曾當臥底時在市肆做過殺豬屠夫。”
“他殺過人,也曾經救過人。”
“如今心甘情願地仍在他最欽佩的人門下做事……”
“唔。”王從倫原本的輕視,漸漸的被訝異替代,“這個開局,很有氣勢啊,頗有幾分‘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