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制,或者一直都是你活你的,我活我的,這種情況,雙方最終的結局,不外乎成為陌生人。
亦或者如上文所說,一個一昧的付出,一個一昧的索取,這種友情,最終的走向,不外匯反目成仇!幾乎沒有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可能。
雖然明白友情是靠利益來維持的,可是人的慣性,讓付新對安德里亞斯的說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於是付新不動聲色地把注意力放到了安德里亞斯身上,想聽聽他怎麼說。
安德里亞斯說道:“首先,也許你還不知道吧,付是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就衝這個,你也很難聘請到他。”
一九八四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瑞典皇家科學院已經公佈,付新和趙義明,沒有任何懸念地拿到了這個獎項,只等十二月十日下午的時候,付新和趙義明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取了。
說到這裡,普及兩件事情。
第一是頒獎時間,這個確定且一直未變過的,每次諾貝爾獎的發獎儀式都是在12月10日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
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遺囑中用自己的資金設立的,同時,為了紀念這位對人類進步和文明作出過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在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人們選擇了在諾貝爾逝世的時刻舉行儀式,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做法一直沿襲到如今,沒有變過。
第二是頒獎地點,頒獎地點,除了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奧斯陸市政廳舉行之外,其他獎項都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市政音樂廳舉行。這個來源是因為諾貝爾的遺囑,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和平獎不應該與其他四個獎項一起在瑞典頒發,而是應該在挪威首都奧斯陸。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五人委員會頒發。……對於獲獎候選人的國籍不予任何考慮,也就是說,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誰最符合條件誰就應該獲得獎金。”這是諾貝爾遺囑原件的中文翻譯版部分。
付新覺得這兩件事情必須要普及出來,所以多廢話四百五十來字,抱歉!
迴歸正題,雷瑟夫有些囧了。
可是安德里亞斯卻沒有停頓,沒有給雷瑟夫說話呃機會,“其次,付也不是中國政府的正式翻譯,他只是臨時的。他真正的身份,是華興實業發展公司的所有人,這家公司,雖然沒有上市,但是據我估算,這家公司的市值在一億美元左右,而五年前,付是一個一無所有的退伍傷兵。雷瑟夫先生,您覺得,付的工資,你付得起嗎?”
看著場面有些沉默,安德里亞斯覺得沒有說夠,又感嘆了一句,“我不得不承認,付比我厲害很多,我能夠有現在的成就,少不了我家族的幫忙,而他,是白手起家!付這種人,是不可能被招攬的,既然不能被招攬,就只能跟他做朋友。在我看來,與付為敵,那無異於給自己樹立了一個絕世大敵,給自己的未來留下一個非常大的隱患!”
安德里亞斯這句話,說得夠直白,在場的其他四人,都聽得一清二楚。
“還好羅省長和萬廳長聽不懂,不然這安德里亞斯是在給我惹麻煩啊!不過,我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一時間,付新對於自己的定位,有了些困惑。
不過很快,付新就堅定了下來,他“此番回來”的最終目的,是復興我中國的民族工業!一切攔路虎,都是反動派!對於這些攔路虎,都要打倒、打倒、再打倒!
第三十五章 自主創新
時間真的是過得很快,轉眼,天就黑了。
對於付新,雷瑟夫是自認沒有那個能力招攬了,這不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因為付新這種人,不是他能夠招攬到的。
這一次下午茶會談,可以說是皆大歡喜,三方受益。付新等人是如願以償,把雷瑟夫說服了,雷瑟夫是升起了希望之火,兒子或許還活著,而安德里亞斯,則終於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是的,安德里亞斯完成了父親的意願,終於找到了在圍棋上能戰勝雷瑟夫的人,雖然真正的結果是平局。可是雷瑟夫親口承認,自己輸了。
沒錯,正是羅源民讓了雷瑟夫,沒有贏他,而是可以的製造了一場平局。就憑這一點,雷瑟夫就輸得心服口服,要知道,製造平局,遠比戰勝要難上好多倍。
雷瑟夫的棋藝,只能說,是很一般的業餘水平,不過對於一名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