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極,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像什麼斷章取意、惡意引導、製造矛盾……幾乎都是他們的常用手段。
中醫治癒胃癌這個話題雖然很有賣點,但播報的人多了,效果也難免會打上許多折扣。
與正在採訪的這位女記者相同,場上多家媒體一時間沒有拿到熱門素材。主意也都打在了前來求診的患者身上。
若是單單採訪患者,新聞自然也就沒有了多大的價值。
不過這點對於這些在新聞行業工作多年的老手來說,卻也並不算是什麼問題。沒有價值。他們自己創造一些價值就是了。
像女記者最後詢問的問題,其目的就是想要從患者口中聽到一些如今外界議論不止,關於廢醫驗藥的看法。
若是患者的回答並不像現在這樣模稜兩可。而是堅定的選擇一方站隊,那麼明天一篇經過潤色加工,帶有誤導性質的報道就會出現在報紙上。
不過如今這樣的情況倒也難不倒女記者。只要患者肯開口回答,那麼她就有辦法拿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李健主任!”
女報記者已經到了嘴邊的問題被不遠處的喊聲打斷,見幾位同行已經朝醫院樓梯口撲了過去,她也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直接朝人堆處擠去,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對正在採訪的物件致歉。
既然是來醫科大附屬醫院採訪,她事先自然做足了功課。或許有很多患者還不清楚李健主任究竟是何方神聖,可她卻不可以不認識這位正主。
“抱歉,我暫時不能接受採訪。”
李健拒絕了幾位記者的要求,對著門診大廳等候的眾人道:“大家好,我是醫院腫瘤科主任。姓李,木子李。”
“李主任,麻煩你救救我老伴。”一個心思比較活泛的老人立即上前。“現在她剛被診斷出胃癌,我聽說你們兩副藥就能讓患者痊癒。”
這時,場上其他等候的人也都領悟了過來。要麼拿著以前就診時的病例,要麼就直接攥著一把花花綠綠的鈔票,爭吵著想要讓李健看自己一眼,收下自己手裡的東西。
“大家不要激動!”
李健制止著道:“我們已經儘可能的想要多收診幾位患者,但人手有限,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過……”
語氣一轉,李健又接著道:“除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