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彭德懷自傳 作者:竹水冷

,使紅軍作戰、行軍都遇到很大困難。撤出平江時,第四團失去聯絡,地方黨和群眾把他們帶來龍門歸隊;這次李光率領部隊失去聯絡,就沒有人去帶路把他們找來歸隊。開始認識到根據地和民眾的重要,但在當時還沒有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敵攻佔井岡山時,成了反革命高峰;紅軍奔襲鄠都勝利後,即由防禦轉為進攻,對根據地的重要性,在認識上又加深了一層。敵軍是拜物教者,你不給他打擊,他就不承認你的存在;只有他受到打擊之後,他才承認你的存在,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

鄠都城戰鬥勝利後,為了安全、休整、爭取俘虜當紅軍,決定拂曉後離開小密。小密群眾雖然好,又有黨的地下支部,就是離鄠都城太近,又是在路口上,故決定移到會昌、信豐、鄠都三縣交界之牛山,離小密東南三十里。該地在大山之中,警戒比較容易。同時,離開小密可以轉移目標,避免白軍來小密一帶“清剿”,使隱蔽在該地治療的傷員也安全些。到牛山時,民眾插紅旗表示歡迎,稱紅軍為大兄。我們在此一連住了十來日。該地群眾生活很苦。牛山普遍有三鼎會門組織,在贛南各縣這種封建社團也很普遍。他們說:五百年前都是洪家,以後分為共產黨和三鼎會,就是由洪字分開的,因此,三和共是一家。他們對共產黨打土豪、分田地有贊成的,有不贊成的和反對的,反映了他們內部的階級矛盾。在牛山的十天左右時間裡,做了些宣傳工作,貧苦農民參加紅軍者十餘人,俘虜兵當紅軍者百餘人。

從代遠在鄠都收集的報紙、信件中得知,“會剿”井岡山的湘贛白軍已回防,湘、桂軍閥間,蔣、粵、桂之間都有矛盾,劉士毅旅一個團駐鄠都城,旅部和缺一個營的團回駐贛州城。似此,再沒有力量來追擊我們了。把報紙上收集的材料綜合起來講了一次。軍閥戰爭在醞釀中,新的形勢要到來。這時我們人數雖然很少,倒很團結。討論了鄠都戰鬥經驗,批評滕代遠同志不該一個人去郵局檢查,幾乎丟了性命。也批評了我,不該首先上城,這是拼命主義。討論了李光失去聯絡的原因:當晚是年三十,伸手不見五指,李光那連走在中間,他走在先頭,在去廣東和信豐路口,他一定往南走了,看不見隊伍,他以為自己掉了隊,就使勁趕,結果越趕越遠了。主要是看不見。以後,這樣黑夜行軍,每人背上要有一塊白布,走先頭的部隊要帶石灰,用石灰把分路口橫斷,最後的同志帶掃帚,把石灰掃了。可見,這時大家還在想李光這個問題。討論說,時局好壞,每人經常準備兩雙草鞋,只要不出李光這樣的事(不掉隊),有草鞋,又有炒米(乾糧),什麼壞時局也不怕。又說,注意打土豪時替軍長搞匹馬。我說,明天去襲佔安遠城,解決夏衣問題,大家就說,準備石灰筒寫標語。這些意見都是戰士自動提的,這裡表現了團結一致,人人對革命負責(那時還沒有“幹部”的字眼)的精神。

贛南氣候在二月下旬就只著單衣。我軍又奔襲了安遠縣城,消滅靖衛團、警察等反動武裝。在這裡住了十天左右,放出了在獄犯人,縫製了夏衣。收集各種報紙,分析蔣桂矛盾日益嚴重,江西省軍閥內部亦有矛盾。我們準備打回井岡山去,恢復湘贛邊區。某日,在縣署反動檔案中,發現有紅四軍在汀州消滅郭鳳鳴旅,郭本人被擊斃的訊息。

在我軍進佔安遠城後,頭兩三天並不順利。反動靖衛團強迫成萬農民圍著城,日夜打土炮。我們站在城牆上,對他們喊話也是無效。賀國中率領兩個大隊突出城外,打死反動團隊數十人;捉了幾百農民進城,給他們宣傳解釋,將沒收反動商店和地主的財物分給他們。這樣做了兩三次宣傳解釋之後,圍城的人就自動瓦解了。農民很勇敢,也很貧苦,在他們略有覺悟之後,自動來參加紅軍的有二三百人。安遠城和北鄉原有少數黨的組織被敵破壞,黨員被殺害者不少。縣委還留有三個同志,逃在南鄉、尋鄔邊界,又發展了十餘人。

在打散反動派圍城之後,縣委杜同志來城彙報情況,談到他們縣委靠砍柴和燒木炭賣維持生活,很艱苦。我們給了二三十兩鴉片煙(從反動縣政府沒收來的)和二百元作為黨開展工作的經費。他退還二百元,只拿去那點鴉片煙。杜同志說:“砍柴燒炭賣,可以勉強維持生活,現洋留著給你們做軍費,鴉片煙賣掉之後,買個油印機和救濟幾個死難同志的家屬。”他們的艱苦卓絕,真是令人感動。後來我在湘贛邊和湘鄂贛邊蘇區,介紹過這個縣委的艱苦工作的作風。在一九三一年粉碎三次“圍剿”後,紅三軍團又到會昌、安遠、尋鄔等地開闢新蘇區,這位杜同志還在領導安遠縣的工作,這裡很快成了蘇區。在王明路線統治時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