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看出李二陛下的猶豫,上前奏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可暫讓徐齊霖兼管漕運,待改革完成後,再定具體管理舉措。或者,亦可向徐齊霖垂詢。畢竟他對漕運比較瞭解,否則也想不出改革之法。”
李二陛下想了想,微微頜首,表示了認同。漕運改革有多大的成效,物資運輸有多大的數量,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儘管他很看好漕路,但實際效果還是要再等一等。
“明年秋季前要運進關中兩百萬石糧食,既是讓徐齊霖負責,先按往年運費的九成拔付給他,由他調動使用。”李二陛下開口說道:“眾卿以為如何?”
魏徵一直沒插話,因為他覺得這些事情都是正常政務,沒有什麼噴一下的價值。直到李二陛下說到運進兩百萬石糧食,立刻猜測是要對高昌用兵。
“陛下,微臣以為關中即便再有災荒,幾十萬石也足以賑濟,何以要運進兩百萬石之多?”魏徵上前奏道:“即便改革之後運費降低,這也是耗費極多啊!”
李二陛下腦袋有點疼,征伐高昌,魏大爺是強硬的反對派,這要說明意思,又該嘚吧嘚吧沒完。他哪裡知道朕的雄心壯志,知道朕要建立的豐功偉績。
長孫無忌笑了笑,對魏徵說道:“兩百萬石糧食比往年是多了不少,可貯存起來也不浪費。若是明年足夠使用,後年便可換糧食為布帛,減少運量嘛。”
李二陛下趕忙點頭,說道:“有憊無患嘛,輔機所言甚有道理。”
說著,為了岔開話題,李二陛下又拿起一份奏報,說道:“魏王的奏報,眾卿已然看過,以為如何?”
房玄齡躬身道:“微臣以為甚好。不須另設機構、增加官員,交與民間維護保養道路,只是豁免些租調庸,惠而不費。”
長孫無忌也表示贊同,“微臣附議。”
馬周想了一下,說道:“魏王殿下考慮得周到,先以洛州為試點,總結經驗,定出具體規範,再推而廣之,以免政策偏差,反使百姓增加負擔。”
李二陛下笑著點頭,說道:“那便准奏吧!”
自己的胖兒子有出息哈,剛到洛州沒多久,便有這樣好的建議上奏,看來是體察到了民間疾苦,也看到了一些行政弊端。
魏徵暗自苦惱,多運進點糧食還真不算什麼。陛下未明說是為征伐高昌作準備,他也不能就此作為反對的理由。
只不過,他還是想到了一個問題,躬身奏道:“陛下,先拔付九成運費倒也可以,但若要有節餘,如何處置?”
李二陛下暗自翻了下眼睛,他想打個馬虎眼,覺得節省一成了,應該大家都高興。如果省得多了,那就直接歸大盈庫,也算合情合理。
他是看過徐齊霖之前的改革規劃的,覺得徐齊霖算得挺仔細,至少要省下兩成的運費,甚至是三成也大有可能。這樣一來,幾十萬貫錢財豈不是成了大盈庫的贏利。
但魏徵這麼一用,李二陛下就不出來了。哦,國庫出錢運糧,省下的都成你皇家內府的了,有點好說不好聽啊!
馬週上前解圍道:“微臣以為,若再有節餘,可入京兆府常平倉,或是作為此番漕政改革的有功之臣的獎勵。”
“微臣附議。”
“微臣亦贊同。”
李二陛下稍顯無奈地說道:“准奏,便分作兩處,一入常平倉,一為朝廷獎賞。”
算了,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大不了缺錢再從國庫出唄。反正,大盈庫的贏利若真支應皇家花用,還是遠遠不夠的。
君臣又議了其他的幾件事情,便散了小朝會。待臣工告退,李二陛下獨留下馬周。
“齊霖用了一種特殊的手段,開山鑿石甚是快捷,聲勢亦是驚人。”李二陛下沉吟著問道:“賓王,你亦聽說了吧?”
馬周點了點頭,說道:“坊間確有傳聞。有的說是召來了雷神,有的說是使用的法術。然微臣以為皆不屬實,應是什麼特殊的器物。”
李二陛下微微頜首,說道:“朕一直認為陸羽仙長和齊霖是有聯絡的,只是陸羽仙長超脫,不肯入世罷了。”
馬周想了想,說道:“或許如此。然陸羽仙長既肯指點齊霖做些實事,還是有憂國憂民之心的。”
“可惜不得一見哪!”李二陛下很是遺憾地嘆了口氣,說道:“明年征伐高昌,朕意已決。齊霖能於此時改革漕運,功不可沒。”
馬周笑道:“陛下可是為如何封賞躊躇?齊霖只是五品,爵位不過男爵,空間極大啊!”
李二陛下苦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