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點石成金,錢莊(2 / 3)

說道:“嗯,甚是妥貼。朕卻不知愛妃既有文采,又精女紅呢!”

“臣妾可不敢說精通。”徐惠笑著說道:“再有數月便搬入大明宮,這護膝便也用不上了。”

“用得上,用得上。”李二陛下坐下來,摟過愛妃的香肩,感慨道:“全仗齊霖經營的手段,才能離了太極宮這湫溼之地。”

頓了頓,李二陛下笑道:“愛妃尚且不知,齊霖正找人四處挖金礦呢!對此,他倒是自信滿滿,言說陸羽仙長指點,必然無錯。待找到金礦,收益便全拔付洛州,作重修洛陽宮室之資。”

徐惠想了想,說道:“陛下欲遷都否?茲事體大,尚需謹慎從之。”

李二陛下沉吟了一下,說道:“朕雖有此意,但河北、河南兩道不除凋弊,終是難以成功。”

徐惠多聰明,立刻猜到陛下欲調小弟到河北道或河南道,是否遷都,也要看這兩道的經營情況。

猜到是猜到,可徐惠不說破,笑著捧過宮人奉上的茶水,遞給李二陛下。

……………

發財最快的辦法,估計是撿到寶貝,或是挖到金子。

對徐齊霖來說,知道些後世的礦產地點並不奇怪,甚至都不用召魂。

比如宋朝時開採的登、萊金礦;以及宋朝景德四年開始,直到後世依然在開採的玲瓏金礦。

沒錯,只在山東省,徐齊霖就能賺得缽滿盆滿。而且,唐、宋兩朝的採礦技術相差不大,徐齊霖很有信心能夠超越幾百年。

採金搶銀,這是徐齊霖的長遠計劃,是為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解決大唐錢荒問題的手段。

首先說錢荒,在唐朝貞觀後期開始出現,在唐朝中後期則更加嚴重,引發了嚴重的銅錢的私鑄和濫鑄,對國家財政制度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為什麼會如此呢,原因也不難找到。

唐朝初建時,社會經濟剛啟穩發展,商品經濟亦處於復甦階段,水平較低。這樣,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有其合理一面,也能適應小額商品交易的需要。

可等到商品經濟快速發展到一定程度,錢帛兼行就暴露出其固有的落後和缺陷。

因為絹帛有體大物重、不便分割、難於運輸儲藏等缺點,不被市場所歡迎,作為貨幣的職能也就趨於衰退。

商品交易便逐漸趨向於使用更高一級的銅錢作中介,這就需要增加銅錢的投放量。但中國缺銅,更何況產礦大省雲南還沒有開發,更不在大唐疆域內。

所以,朝廷想多鑄幣發行,也難以有充足的原料。隨著流通中銅錢短缺的日益加劇,銅錢的幣值自然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自然屢禁不止。

在徐齊霖看來,把銅錢逐步退出貨幣體系,才是最終的解決之道。否則,就算是打下南詔(雲南),依照目前的開採水平,也滿足不了鑄造銅錢的需要。

說白了,徐齊霖的設想就是不用銅錢了,改用紙幣這種更先進的貨幣符號。

而紙幣的製作成本低,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也更適合大額交易,能促進商品經濟更加快速地發展。

但徐齊霖也知道,要使朝廷准許發行紙幣,並讓民眾認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原來買賣是拿著或收著沉甸甸的銅錢,現在換成幾張輕飄飄的紙,誰心裡也不託底。難免心中產生疑慮:這玩藝兒,不會哪天便成為廢紙,一文不值吧?

如果象絹帛似的,與銅錢兼行,就可能出現只認銅錢,不認紙幣,或者是銅貴紙賤的現象。

可要全部廢除銅錢,還要讓人們對紙幣有信心,也不是沒辦法。徐齊霖想到的便是發行更高一級的貴金屬貨幣——銀幣和金幣,並使紙幣能兌付貴金屬貨幣。

這就相當於後世銀行發行紙幣所需要的準備金,能夠用來維護貨幣的信用。

在發行紙幣的同時,印上發行日期,並規定一年後可以換照正常比價兌換銀幣或金幣,或者是兌換新一年發行的紙幣。

只要能夠保證第一年的兌換,老百姓便會對紙幣建立信心,從而把市面上的銅錢逐步收回,最後完成以紙幣為主要貨幣的轉型。

挺複雜,也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完成的貨幣轉型。

當然,在促進了商品經濟,節省了銅料和鑄造成本的同時,如果國家信用不在,紙幣也將成為坑害百姓的罪魁禍手。

這是一把雙刃劍,和火藥一樣。在目前,火藥炸石開礦,甚至於對大唐軍力也是個提高。但在後世,卻是被外人發揚光大,反過來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