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獨自枯坐。”
徐齊霖訕訕一笑,說道:“微臣年紀小,見識少,先在旁學習為好。”
“禮儀規矩,歌唱舞蹈嘛,可以學;作詩填詞,卻是不用吧!”李二陛下襬了擺手,說道:“怕你文思不夠敏捷,朕剛才也未點名叫你。如何,現下可有佳句?”
徐齊霖撓了撓頭,猶豫著說道:“微臣剛才在殿外見梅花綻放,倒有數句陋詩,不知沾題不沾題?”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說道:“朕的詩中有迎新,亦有梅花。只是詠梅嘛,倒亦是沾題。嗯,且誦來朕聽。”
徐齊霖又斟酌了下字眼,開口吟誦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李二陛下捋須思索品味,雖是寥寥數句,且又淺顯直白,但這意境卻極豐富,很傳神地把梅花的姿態描寫出來,就如同在眼前展開了一幅真實的畫卷。
要知道,梅是“四君子”之一,早已經被古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了特別的精神象徵的意象。
比如竹,多以畫骨,以竹之斑駁融文之參差;松,則聯想盡在松姿之中;蘭,以植,植之盆庭院,飛香於書齋,謂之淡泊,謂之文雅。
這就是常用的以詩寫神,展姿現神,所謂借物言志。而徐齊霖的這首詩,則把幾個特徵都寫出來了。
讀詩,梅的孤傲不群、清純雅潔的形象便撲面而至,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有數枝梅的清晰的畫面。
“樸素自然,無雕琢之感,卻有清新之氣撲面。”李二陛下終是頜首作出了品評,讚道:“好詩,齊霖的文采又有長進啊!”
“陛下過獎了。”徐齊霖躬身謙遜,可嘴已經咧開,笑得甚是暢快。
李二陛下見他這般神態,也不由得失笑,故意為難他,開口說道:“這首詩嘛,勉強沾題。須再作一首,才算過關。”
徐齊霖又撓起了腦袋,好半晌才又試探著問道:“陛下,還是與梅花有關,可否?”
“可。”李二陛下點了點頭,也有些驚詫,能作出兩首不同的詠梅,如果質量都上乘,那還真是不容易。
徐齊霖覺得這是小意思,中學必背詩詞嘛,不費事,便開口誦道:“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雪爭春,都認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互不服輸,連詩人在兩者之間也難以評判高下。經過思索,詩人認為梅與雪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即雪與梅要白一些,梅卻在香氣上勝過雪。
上一首是生動形象,這一首則寓含著道理:有長處必然也有短處,有比較才能有鑑別。
李二陛下的思維在發散,不易覺察地看了一眼靠近自己坐榻的太子李承乾,以及屈居其下的魏王李泰。
很快就收回思緒,李二陛下浮起笑容,說道:“齊霖做得好詩,當賞。”說著,隨手解下腰間玉飾。
徐齊霖躬身雙手接過,朗聲道:“微臣謝陛下賞賜。”
李二陛下給面子,徐齊霖便想著配合一下,也讓群臣知道自己很得帝心,別來惹老子。
這一舉動果然引起了臣僚們的注意,喧譁聲小了,紛紛移來目光,不知道陛下為何賞賜徐齊霖。
李二陛下淡淡一笑,俯視群臣,朗聲說道:“大盈庫庫丞徐齊霖賦得佳句,朕賞玉佩以為嘉勵。”
榮耀啊,別人都沒有哈。就象這賞賜,賞金賞銀賞綢緞,又沒有陛下的隨身物件更珍貴,更有意義。
李二陛下轉頭對徐齊霖說道:“且把詩寫來,由臣僚傳閱。”
徐齊霖躬身領旨,走到一旁,早有宮人鋪紙磨墨地侍候著。
“眾卿若有詩作,不妨呈上。”李二陛下笑著對群臣說道:“若是上佳,朕不吝賞賜。”
這也是讓眾臣再活躍一些,也顯示自己的公平。徐齊霖可賞,你們也一樣,前提是做出好詩來。
眾臣神情不一,有的苦思冥想,欲得賞賜;有的目光閃爍,擔心詩句不佳,倒是丟臉。
沒人輕舉妄動,都等著看看徐齊霖的詩作,才好參照自己的水平,進行下評估。
片刻間,徐齊霖已經寫完了兩首詩,由宮人轉呈給李二陛下。
“齊霖的字又有長進。”李二陛下看了看,又讚了一句,才命宮人拿著挨桌傳閱。
徐齊霖回到座位,立時察覺到周圍目光的匯聚,如同處在聚光燈之下,還真有點不適之感。
“好詩,清新自然,宛如畫卷在前。”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