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外面的空氣也是從來沒有過的新鮮舒爽,唐依依眼圈一紅,差點掉下淚來。
徐齊霖看了唐依依一眼,為她感到高興,也理解她的心情。
停頓了半晌,徐齊霖開口說道:“唐娘子可有去處?若是暫時沒有,可先去與鄭娘子同住,慢慢再找尋不遲。”
唐依依微低下頭,說道:“奴家倒想在戲班安身,只恐鄭娘子不願。”
“且去問過再說。”徐齊霖笑了笑,伸手向著馬車做了個相請的手勢,“某還有一事要唐娘子出馬相助呢,咱們車內細談。”
雖然戲子的社會地位不高,但卻是自由之身,也不用出賣身體,強裝歡笑。相對於倡伎來說,依然是唐依依所希望從事的職業。
不然能怎麼辦?贖身銀幾乎是她多年的積攢,現在所剩無幾,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
第二天下午,徐齊霖派去兵器監的人回來了,順利地借到了三架投石車。
並不只是陛下諭旨的作用,兵器監的人也知道徐齊霖肯定能請下諭旨。昨天找藉口拖延後,立刻召集工匠,連夜趕工,終於是完成了。
徐齊霖看到投石車的嶄新木料,立刻就明白過來。李二陛下的判斷沒錯,自己特意留了點時間,也是正確。
在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戰爭中,很早就有投石機使用。比如三國的霹靂車,還有現在的“炮”。
沒錯,投石機在中國古代也被叫做“炮”。看字就能猜出,和石頭有關係。後來有了火炮,便把石字旁改成了火字旁。
儘管投石機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但改變不大。實際操作後,令徐齊霖感到很失望。
當時的投石機分為輕型、中型、重型三種:
輕型拋車,由兩人施放,石彈重半斤,可達百步左右;
中型拋車有單梢、雙梢、旋風、虎蹲等,需四十至一百人拉炮索,可發射二十五斤重的石彈,射程達一百三十步;
重型拋車有五梢、七梢炮,一百五十人至二百五十人操作,能發七十至百斤重的石彈,射程可達八十步。
按照古代的長度單位,一步大約是一點三米,一百三十步則是一百六十九米。而百步、八十步,則分別是一百三十米和一百米。
看到了沒,被徐齊霖當成老厲害的重武器的投石機,當時就是那麼個水平,甚至比弓箭的射程還要低。
而兵器監趕製的投石機則是三架雙梢炮,每架至少需要五十人來拉動繩索,只是演示了一次,徐齊霖就受不了,大搖其頭。
除了攻城,這投石機還真是雞肋般的存在。就算是攻城,就這距離,也會面臨城牆上敵人居高臨下的攻擊。
怪不得兵器監不重視,投石機也沒有列裝部隊呢!既笨重又不好用,威力也很有限。
徐齊霖圍著投石機轉了好幾圈,思路逐漸開啟了。
其實,除了坑道爆破外,攻城其實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辦法,那就是製造威力更猛的投石機,或者叫“回回炮”、“襄陽炮”。
而坑道爆破的威力雖然大,但也有其侷限性。比如護城河、土質等等,並不敢保證每座城池都適用。
“回回炮”則不同了,造出來就能轟擊。就算是扔石頭,幾百斤的重量,也足以砸塌一座城樓。
而且,巨型“回回炮”的射程能達到三百米以上,完全是在城頭敵人的攻擊範圍之外,很安全。
也就是說,有了“回回炮”,對當時的夯土城牆便是毀滅性的打擊。雖然笨重和發射慢的缺點無法改正,但其攻城的速度,依然不是其他方法能超過的。
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兩步是瘋子。徐齊霖覺得把投石機改進成“回回炮”,自己就是天才;若奢想在短時間內製造出真正的火炮,那就有點過於瘋狂了。
即便是原理相同的“回回炮”,那也是領先幾百年的科技。蒙古人就是靠著它,攻城拔寨,滅了南宋的。
想到這裡,徐齊霖算了下時間,覺得集中工匠的話,五六天的時間裡能夠造出“回回炮”。不必是那種特巨形的,能扔個二百來米的中型就夠了。
說幹就幹,徐齊霖派人去兵器監,要來投石機的圖紙,徵調了工匠。他研究了一下圖紙,計算了一下資料,便開始了改進。
“回回炮”和投石機的原理是一樣的,形制也是相近的,都是利用槓桿的原理。
所以,改進並不是很複雜。只要放大尺寸,再把另一端設計成配重式,加上幾個輪軸原理的絞盤,就基本